第252章?請理性一點……
“何方導演,難道你覺得不該監督批評嗎?難道我們不該理性嗎?為什麼你要粉飾問題?”這時一個記者大聲的質問道。
何方停下腳步反身看了眼這個記者,一副黑框眼鏡,臉色有些黑紅,看樣子像是一個下基層的記者啊,怎麼也會這麼認為?
“那你告訴我,如果伱母親因為家裡窮,所以她的底子不好,比起彆人家的母親各方麵都要差一些。你會理性愛你的母親,每天打罵你母親嗎?”
“愛國要怎麼理性?當愛情來了,你會理性嗎?扯蛋的理性愛國。打著理性愛國愰子的都是在批評、對立當下製度與我們的文化的。那我是不是可以說一句恨國要理性?你在罵國家恨國家的時候能不能理性一點?”
“至於你說的監督批評,那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是靠嘴巴一張就可以做成的事?這不成了明末的言官,可以不講證據,不講解決方案就亂噴了嗎?”
“就拿犯罪這件事來說,你們覺得他國敢於批評,敢於指出問題。可是他國解決問題了嗎?你們隻看到了他國在接受到批評後相關人員辭職下台了,可是換人上來問題還在。”
“而我們呢?從八十年代開始的犯罪率到現在的犯罪率,你們有調查過嗎?現在我們排在世界第幾?隻要稍微查一下就知道這些年彆的國家在這個犯罪率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而我們的一直在進步。”
“一邊是應付民眾讓主管人下台了事,一邊在切實解決問題,年年管理水平有提升。三十年經濟發展到世界第二,到底誰在做實事?”
“現在好多的人天天在那裡嘴上罵的過癮,卻從沒了解過具體的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如何解決,有什麼困難。就是一張嘴就罵,就像有人罵電影行業一樣。”
“幾年前有人罵為什麼我們拍不出《阿凡達》一樣的大片?我向公眾說我要去中國的《阿凡達》,又有人在罵何方吹牛逼瞎折騰。我做出了《環太平洋》還有人罵何方就會在電影裡麵意淫……”
“看到沒?網上一幫子噴子隻會罵人,除了罵人他們會啥?解決什麼問題了?反而被一群國外勢力給引導著來對付我們自己。”
“彆整天在這裡罵這些沒有用的東西,乾點實事,靠嘴炮罵沒有用。靠嘴炮能罵出航母來嗎?那還不是腳踏實地的做出來的?”
“我特麼的就一個導演,以後這種事情不要扯到我身上來。怎麼著我愛國,我不跟著某些人的節奏恨國我還錯了?還要集體批判我了?這是什麼道理?”
說完何方這次真的走了,而一眾的記者也被何方一頓的瘋狂輸出之後震住了。
《何方:難道我不恨國也錯了?》
《何方:乾點實事,彆整天嘴炮》
《何方:請理性罵國、恨國》
《嘴炮解決不了問題》
……
立馬這些網熱乎乎的新聞被端上了輿論圈的餐桌,何方的話題實在是太好蹭了,因為流量大啊。
畢竟何方的粉絲大幾千萬近億了,妥妥的流量之王。
“哈哈,請理性恨國,這個提法好。一幫子帶路黨不是天天喊理性愛國嘛,來,現在我們也有口號了,請理性恨國。”
“確實是這樣的,光從何方說的這一點治安上來說,我們肉眼可見的在提升。”
“還人政務公開,我們也在改進,雖然成果還不是很好。”
“照大家這麼一說,好像也是哈,以前光被那些人天天噴了,卻極少看到咱們亮光的地方。”
“何方這是在瞎說,沒有我們的監督與提意見怎麼進步?”
“提意見?你是專家了?還是有過管理一方的經驗了?你到底有什麼治國良策了?如果你有治國良策,那你沒有讓自己變富呢?自己變富了,有沒有讓行業變強呢?人家何方就將自己變富了,也把行業帶強了。你有什麼資格批評何方?”
“何方說的犯罪率這個事我有話要說的,因為我就是乾這個的,我的工作就是研究犯罪的。這些年我們的犯罪率確實在肉眼可見的下降,一般國際上有一個標準來評判一國的治安,那就是每十萬人的命案數來判斷一個國家的治安水平。
同樣的道理,就拿腐敗來說。每個國家都有腐敗,我們自然也一樣,但是這些年我們肉眼可見的少了。為什麼,因為政務公開與透明了。而不讓媒體天天報道這些,就是因為我們14億人,基數大,如果讓媒體把這些全報出來,那我們是不是生活在一個黑暗無邊的世界?
事實上上頭知道這些問題,也在著力解決,隻是沒讓民眾知道而已。
其實有問題不可怕,但我們得看到進步,事實上這些年我們一直在進步。但是好多人看不到進步,隻看到國外那種有問題隻要民眾一反饋就有人辭職下崗,他們覺得民眾掌握了官員的命運,有了權力。事實上,這些年來,人家該犯罪繼續犯罪,該腐敗繼續腐敗。”
……
嘴炮的東西最沒有用,何方不喜歡這些,有些話他不想說。但是他看到好多的人被人利用,他又不得不站出來說幾句狠話。
現在的網絡被某些人帶起來戾氣太重,要不然怎麼可能像何方這樣因為轉發一個航母交符的消息就會被攻擊呢?
“何導!”
“何導!”
“何導!”
……
何方走進《致青春》劇組後,大家連忙跟他打招呼。
“你們好,辛苦各位了,接下來幾天要多去跑跑宣傳。”
“沒什麼辛苦不辛苦的,都是應該的,這是共同的事,電影大賣了大家都會受益。”佟大為笑著說道。
“對,大為哥說的對。”
“對大家都好的事情。”
眾人紛紛附和。
“好,等電影大賣了我給大家開慶功會。”何方笑道。
“哈,那我們等著了。”
“何導,會有大紅包嗎?”
“當然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