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一部電影怎麼扯到護照上去了?(1 / 2)

第348章?一部電影怎麼扯到護照上去了?

當然,為了符合法律法規,貓也是對某些照片進行屏蔽的,重新出了一些對照片及視頻的新規定。

這些都是針對年輕人的活動,但是效果很好。

8月1日的預售票房立馬就漲到了1.2億,形勢很好,票房根本是不愁的。

《湄公河行動》首映過去兩三天了,各種的影評文章也在網上瘋傳,有許多讚美的影評,但也有一些吐槽的影評。

讚美的就不說了,反正在豆瓣或其它影評區都有不少的流轉。

有人讚美主旋律電影拍得如此高大上的是一大突破,有人分析《湄公河行動》的許多細節懸念(沒有劇透),有人數出《湄公河行動》的武器裝備,也有人讚揚《湄公河行動》的動作設計,更有人誇讚《湄公河行動》不拖泥帶水……

反正從表演、劇作、攝影、動作、特效、武器裝備等各個方麵都是一通誇讚,直接誇的影迷們心癢癢的,恨不得立馬去看。

甚至有人說在首映禮看哭的,是激動的哭的,看到彰顯國威的鏟除毒梟行動很解氣,看到一線為國犧牲的警察讓人落淚。

當然,也有批評的,這種批評是阻止不了的。哪怕是再牛逼的電影也會有人批評。

《湄公河行動》也是有人在狠狠的批評的,比如就有人數出了如下幾個缺點。

比如,有人批評《湄公河行動》人物扁平化,不立體,血肉不足。高剛、方新武的個人背景描寫不足,兩個主角感覺就像是被下了命令的機器人就往前衝。不僅是他們兩個,其他人物也都是很機械,包括反派糯卡就像一個患有神經病的大傻逼,影評人覺得像這樣的大毒梟不該是個大傻逼,一定是英雄人物了得,很有手腕的人物。

當然這個批評出來之後,也有人在下麵反駁的。

“電影隻有120分鐘,情節很緊湊,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講怎麼去鏟除大毒梟,抓回國對其進行審判的。而不是要花許多的筆墨去鋪墊英雄人物怎麼成英雄的。你這個要求就顯得……不能說完全沒道理,而是強人所難。120分鐘把行動講清楚就不錯了,如果還要去分散鋪墊人物,那就情節很水不緊湊不好看了。”

“一個反派大毒梟你要給他什立體形象,請問?人家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毒販,你特麼的難道還要把他立體成一個關心貧民、有情有義、高舉發展大旗的不得不從事販毒的人物嗎?你這就是無腦要求,什麼都要求人物有血有肉,有些人物沒辦法有血有肉的。”

“我覺得作者這上陷入到了人物文學化的藝術渲染中去了,這種思維要不得,以前我們的主旋律電影就愛這麼來。總希望把英雄進行立體化、情感化,以為可以讓觀眾明白英雄為什麼成為英雄,為什麼偉大的。

而又把反派塑造得如何有手段,如何有智慧,如何的難以纏鬥……最後正派能把反派抓住,更加突顯了正派的偉大……這樣的文學化的人物說實在話,放到現在過時了,但是觀眾不喜歡看。

觀眾就喜歡看正派如何在120分鐘之內經曆了多少險阻然後打敗反派的,至於正派與反派的人物是否飽滿那是在看爽了之後再考慮的事情。”

……

當然,還有人批評台詞沒營養、打鬥好看但是篇幅太多、電影部分情節太血腥沒考慮到國內沒有分級製度帶給青少年的不良影響、主旋律太無腦就是純粹煽動觀眾的自豪情緒、這是何方最失敗的電影……

反正批評的理由都是‘有理有據’,反正就是從各方麵來論證《湄公河行動》是部大爛片,是何方電影的滑鐵盧,勸影迷們不要去看,去看了隻會被洗腦成一個‘無腦的愛國賊’……

而對批評何方倒沒什麼避諱,像記者問他‘有人批評他這部電影隻是在把觀眾洗腦成一個無腦的愛國賊怎麼看?’,何方並沒有生氣,也沒有臉色很差。

“這種情況我已經預料到了,電影嘛,有人批評很正常,我也不想去抨擊這些批評的人,他們有批評的權力。但是,請在合理的範圍內批評,有人批評說一部電影就能將觀眾洗腦成‘無腦的愛國賊’。

那他們在天天在宣揚西方是不是可以說他們是在對民眾洗腦?想把民眾洗腦成‘西方的忠實奴隸’?為什麼一部電影要給它戴這種不屬於它的政治帽子呢?這就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而已。”

何方的話不輕但也不重,不輕,是反擊那些批評《湄公河行動》在洗腦影迷成‘無腦愛國賊’的論調,特麼的就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而已,潑個這樣的臟水,其實可誅。

所以何方反問某些人常年吹捧西方是不是也在洗腦民眾?是不是想把民眾變成‘西方忠實的奴隸’?

不重,是因為何方沒有激動的大篇長論的反駁,隻是強調了一下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而已,沒必要這麼上綱上線。

雖然何方的回答不輕不重,但是網友們卻不乾啊。

“洗腦?我是看過首映禮的,整部電影正如批評的人說的那樣,人物扁平化,就是介紹這個行動是怎麼展開的,怎麼把人抓回來的。哪裡洗腦了?沒有一句話是在講政治講思政的,全都是講如何抓人。

況且,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又不是何方故意捏造的,這是真實事件也變成洗腦了?那為什麼某些人不拿美西方入侵中東這背後的真實原因來洗洗腦呢?”

這是正方的,也當然有反方的。

“真實事件那麼多,為什麼要挑這種可以洗腦的事件拍呢?貪腐、民生、欺民好多的真實事件,儘挑對他們有利的拍,何方也不過是人家宣傳的時指使的一隻狗而已,還國際大導演,一點獨立性都沒有。”

“嗬嗬,那是,那你們為什麼儘挑著美西方的好宣傳?他們差為什麼不宣傳?咱們拍了稍正能量的你們就罵,美西方做壞事你們就找理由找借口,為什麼不獨立指出美西方的差處了?”

“……”

何方以及《湄公河行動》的劇組沒有去理會網上的這些爭論,如果《湄公河行動》不是何方拍的,估計網上的爭論聲還不會這麼大。

正是因為何方的影響力大,這樣的電影是可以輸出到國際上的,所以批評《湄公河行動》的人就多。

“何方,如你所說,果然各國的排片很低,而且都是一些不好的排片。”在7月31日晚上十點多的時候,何方接到了張謙的電話,張謙在電話裡如是說。

“正常的事,現在就是考驗我們國際發行能力的時候了,儘量的去做吧。以後圍堵打壓隻會越來越多的,你們要配合古部長那邊這幾年儘量的與更多的國家簽定一些合作的協議。

今年是2014年,最多三年,這就是留給我們的時間。三年內估計好萊塢還會跟我們認真的競爭一下,三年後估計就是不講規則的打壓了。”

何方再次提張謙,意思是要抓緊時間了。

“行,回頭讓公司把未來三年的工作重點調整一下。”

“對了,要國際化的氣勢,你作為公司日常事務的老總不要什麼都直接自己去應酬,多跑跑國際事務,你人不在國內了誰還找你應酬?另外,拓展海外業務,要注意聯合同行,光靠我們一家公司是做不強的,抗風險能力也會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