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逃亡(1 / 2)

藐視上蒼 胤璿 3395 字 5個月前

“咱家也曾受過永寧侯的恩惠,隻要你把族中子弟交於咱家,讓咱家回宮複命,咱家定會確保唐家子弟,在流放途中不喪性命!”

唐啟聞言,身形變得有些佝僂,仿佛瞬間將蒼老了十歲。他想過帶領眾人殺出一條血路,但這種做法,必定會將唐家徹底推入無底深淵。

一個家族就算在強,若敢公然與朝廷對抗,結果肯定是雞犬不留。唐啟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不甘,任由禁軍給唐府眾人扣上了枷鎖。

皇宮祈臨殿,一張碩大的桌案,是用千年金絲楠木鑲嵌而成,工藝之精湛,足以貫古朔今,桌上擺放著數本奏折,均是朝野上下的重要奏疏,奏折的邊角因長時間的翻閱,微微有些卷起。

一張丈六大小的宣紙,赫然勾勒著八個大字:“鳥儘弓藏,兔死狗烹。”孫公公躬身一旁,看著那八個大字,一股寒意直襲後背,脊梁頓時被冷汗打濕。

太宗蕭炅,長發束冠,五官俊朗,一襲黃袍加身,儘顯帝王之威。他雙手伏案,閉目沉思,幽幽道:“朕交代的事,途中可有變故?”

孫公公聞言,一個趔趄將他從驚嚇中撤出。雙膝跪地顫顫回道:“陛下真乃神人下凡,奴才按陛下吩咐,不費一兵一卒,便將唐家上下統統拿下。”

“據朕所知,唐啟揚言要見朕,是你說能保唐家子弟,在流放途中不喪性命,他才收了念頭。你可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太宗蕭炅瞥了太監一眼。

太監聞言,噤若寒蟬額頭冷汗直冒,磕頭道:“陛下,奴才該死,妄自決斷,望陛下開恩饒奴才一條賤命。”

太宗蕭炅的眼神如鷹隼般銳利,他微微頷首,聲音低沉而威嚴:“朕並非不明事理之人,你此次雖有失誤,但念你平日忠心耿耿,朕便饒你一次。”

太監聞言,連連磕頭道:“謝陛下,謝陛下不殺之恩!奴才定會忠心耿耿,為陛下分憂。”

蕭炅輕輕歎了口氣,坐回龍椅之上,沉聲道:“傳朕旨意,令刑部、吏部、戶部三部聯合,徹查唐家,若有違法亂紀,一律嚴懲不貸。同時,朕要你們暗中尋找一位能夠製衡唐家的人,隻要有能力,朕都願意重用。”

太監聞言,心中一驚,隨即又恢複平靜,他知道,這是蕭炅在考驗他。他連忙道:“陛下英明,奴才這就去辦。”

蕭炅點了點頭,揮手讓太監退下。他心中清楚,朝堂之上,暗流湧動,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但他有足夠的信心駕馭這朝堂,開創一個繁榮昌盛的盛世。

孫公公退出祈臨殿長出一口氣,這才發現後背已經被冷汗打濕,一股汙濁之味散出,他臉色驟變。雙腿立即夾緊,一手托住後腚,朝住處奔馳而去。

據說太監在淨身之後,部分人體組織會受到影響,若是驚嚇過度,在一放鬆就很容易漏。

……

玉琯岩又稱斑竹林,坐落九嶷山下,傳聞娥皇女英千裡尋夫,見舜帝隕落於此,撫竹痛哭,滴滴血淚從手上滑落,修長的指紋烙印在翠竹之上,從此便成了這片竹林獨有的印記。

“宇宸哥哥,我走不動了!”一名嬌小的身影在竹林中搖搖欲墜,她的聲音中充滿了疲憊,她是唐靜,唐家逃出來的小郡主。

唐哲浩聽到唐靜的呼喚,立刻停下了腳步,回頭望去,看到唐靜那張蒼白的小臉蛋,心中不禁一疼。

唐哲浩柔聲安慰道,他的眼眸中閃爍著一股堅定:“靜兒,大哥背你,再堅持一下,我們已經到了九嶷山腳下,隻要上山尋到玉琯真人,就算徹底安全了。”

唐靜聞言,雖然疲憊不堪,眼眸之中閃過一絲希望的神色,她點了點頭。

突然,一陣破空聲傳來,一支冷箭擦著唐哲浩的耳邊飛過,直直射向唐靜。唐哲浩眼疾手快,一把將唐靜拉入懷中,同時拔出腰間配劍,反手一劍將那支冷箭擊落。

唐哲浩眉頭緊鎖,目光銳利,掃視著四周的竹林,試圖找到隱藏在暗處的敵人。他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殺意,但更多的卻是對唐靜的擔憂。

“是誰?有本事就跟我滾出來!”唐哲浩冷聲喝道,聲音在山間回蕩,震得樹葉簌簌作響。

然而,四周卻是一片寂靜,仿佛剛剛的那一箭隻是幻覺。唐哲浩清楚,危險並未解除。他將唐靜緊緊護在身後,手中握緊配劍,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的襲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