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雲綾心中最後一塊石頭也落了地,當即吩咐隊伍加快行進,直奔子午關而去。
子午關還有一段小插曲。
原本換好通關文牒的雲綾就要繼續南下,此時卻有一名小吏走了過來,言說南山鎮撫使請她城樓一敘。
雲綾抬頭一看,果然見到前次通關時那雄壯的中年漢子又在城樓上站著,視線正往這邊看來。
南山鎮撫使褚懷亮,公孫家外門弟子,與現任吏部侍郎李懷仁師出同門,皆是公孫弘當年的左膀右臂。
其人驍勇,有謀略,擅治軍,長安之亂後曆任邊鎮鎮將,於天佑二十三年升任南山鎮撫使,守衛關中南大門。
回想著這些信息,雲綾隨小吏登上了城樓,停在褚懷亮跟前。
待小吏退下後,雲綾好奇地打量了褚懷亮一眼,旋即抱拳見禮道:“公孫雲綾拜見褚師叔!”
聞言,原本一臉威嚴的褚懷亮嘴角一揚,露出笑意,虛虛一扶,道:“快快免禮!前次你奉旨入京,某不好留你,今日也算正式見上一麵了。”
雲綾嘿嘿一笑,就此與褚懷亮閒談起來。
兩人並未說多久便各自散去,一來這算二人的初次見麵委實說不上熟悉,二來褚懷亮生性嚴肅寡言。
是以,二人沒說幾句便冷了場,雲綾也就適時提出了告辭。
至於韓王傅明徽,他從始至終都沒有露麵,褚懷亮也沒有主動拜見他的意思。
因為他們二人都明白,一個是皇子,一個是手握軍權的南山鎮撫使,沒有交集才是最好的。
-----------------
此後,雲綾一路沿著官道南下,終於在小年前抵達了漢中城。
梁州一眾早早便得了消息,在大都督王爾山的帶領下,杜進賢、王胤之、李思道、龐萬春、王憲、顧廷等人悉數到場。
眾人相互見禮一番,隨後又齊齊拜見了傅明徽,便熱熱鬨鬨地進了漢中城,直往大都督府而去。
這天正是小年,漢中街頭熱鬨非凡,四處皆是抓緊置辦年貨的百姓。
看著來來往往、歡聲笑語的百姓,雲綾似乎在他們臉上看到了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冀。
不得不說,如今的大周雖偶有邊患,卻也當得四海升平,百姓家有餘糧、生活富足、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可謂盛世。
看著此等場景,雲綾麵上不由浮現出明媚的笑顏,尤其是當有孩子好奇地望過來時,她還會做個鬼臉逗弄逗弄他們。
若非有事要辦,隻怕她此刻恨不得就去與那些孩子們玩鬨起來了。
這樣的雲綾,燕家兄妹不曾見過的,王爾山等人也不曾見過。
一時間,眾人似乎也被雲綾所感染,一個個都帶上了笑意,燕十六更是學著雲綾的模樣逗弄著孩子,氣氛頗為歡快。
這樣歡快的路程是短暫的,一行人停在了大都督府門前。
王爾山作為地主,親自請了傅明徽入府,眾人隨後魚貫而入。
傅明徽很有眼力見兒,心知雲綾與這些人有事要說,是以入府後他便推脫一路勞頓,隨著下人去往後院歇息了。
送走了這位王爺,眾人分賓主坐定,隨即齊齊看向了雲綾。
雲綾兼任左金吾衛中郎將的消息早已傳入漢中,注意,是兼任,也就是說她身上梁州都尉的官職一直都在。
兩地雖然緊鄰,但因著秦嶺的阻隔,來往算不得方便。
因此,雲綾要如何安排梁州都尉府的政務就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雲綾自然知道眾人在等什麼,當先看向上首的王爾山,抱拳道:“大都督,我不在時都尉府一直都是李思道在打理,不知他打理得可合大都督心意?”
聞言,王爾山頓時明了話中之意,不得不說李思道的確是個人才,治事四平八穩,從無錯處,與杜進賢、王胤之配合也頗為默契。
於是,他點了點頭,笑道:“李副都尉確實難得,便依你所言。隻是,你欲以何人輔助於他?”
聞言,雲綾目光看向身後的幾人,燕家兄妹是她的親衛統領,顧廷和莫言之其實都可,隻是對這二人她都心懷顧慮。
思來想去,她最終還是點了顧廷。
相比之下,顧廷已將身家性命都留在了梁州,更為可信一些。
至於莫言之,她還是決定繼續帶在身邊。
對於雲綾的安排,王爾山並無意見,當即出言以顧廷為校尉,擔任李思道的副手。
隨後,就是商定一些細節,都尉府的日常事務由李思道一力打理,隻月末彙總一次發往長安給雲綾過目即可。
李思道起身領命,這場短暫的聚會也就到此為止了。
不過雲綾的事卻還沒完,她麾下還有兩千玉麟衛戰兵需要安置,這些兵馬可不歸梁州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