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履新準備時(1 / 2)

雲綾傳 江州閒人 4484 字 8天前

三日後,雲綾的封賞終於在朝臣的一片議論聲中下來了。

之所以議論,乃是因為這份封賞有些不同尋常。

平定涼州亂黨,緝拿潛逃多年的反王傅昭玟,可謂功勳甚大。

但聖旨中的封賞卻極為普通,散官、勳官及爵位皆無晉升,隻賜黃金百兩、蜀錦二十匹。

官職倒是有變動,免去梁州都尉、左金吾衛中郎將之職,遷玉麟衛中郎將,檢校兵部職方員外郎。

品級不變,唯一的變化隻是從地方官正式成為了京官,勉強算是升遷。

官大官小雲綾倒不在意,接旨謝恩後便徑直去了吏部辦理相關手續。

如今的吏部尚書已告病在家許久,吏部上下早已被李懷仁這個侍郎掌握,隻待尚書一退他便可順勢接掌吏部。

是以,有李懷仁在,雲綾的手續辦理得相當順利,不到半個時辰她便帶著新的任命文書出了皇宮。

通過李懷仁,她還得知接替她梁州都尉之職的正是李思道。

對此,她也不意外,李思道署理梁州都尉府經年,如今正式接手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正式上任在三天之後,雲綾便先回了燕國公府。

甫一回去,她便被公孫弘叫到了書房敘話。

“看你沒什麼表情,沒對封賞不滿意?”公孫弘笑嗬嗬地問道。

雲綾搖頭,笑道:“這封賞能下來必然是經過師公和師伯的,想來您二位也是有所考量的。”

“聰明!”公孫弘頷首,笑得頗為欣慰,徐徐為雲綾講起內裡的深意。

公孫安世雖領玉麟衛大將軍,但兵部諸事繁多,是以玉麟衛事務多是由玉麟衛中郎將署理,唯有中郎將無法決斷之事才會報予公孫安世處置。

雲綾調任玉麟衛中郎將,正是要她作為公孫安世的左膀右臂,在玉麟衛中積累班底和威望,為日後接掌玉麟衛做準備。

而兵部職方員外郎,則是為她日後正式進入朝堂做的準備了。

兵部職方司為兵部諸司之首,掌地圖、城隍、鎮戍、堡寨、烽堠及征防路途遠近諸事。

職方司以職方郎中為首,員外郎為次官,又有數名主事分掌庶務。

雲綾進入兵部,上頭有公孫安世這個兵部尚書關照,自可如魚得水,專心於本職之事而不必分心處理同僚關係。

如此,她可儘快熟悉大周軍務,錘煉理政手腕,有利無弊。

聽罷這些,雲綾微微頷首表示理解,隨即道:“師公,您具體給我講講這兩處地方如今的情況吧,我也好心裡有數哩。”

聞言,公孫弘嗬嗬一笑,道:“便是你不問,老夫也是要說的,就屬你性子急。”

雲綾麵色微紅,嘿嘿一笑,有些羞赧地垂下了頭。

公孫弘也未繼續取笑,沉吟片刻便繼續介紹起玉麟衛和兵部職方司的情況。

玉麟衛好說,自建立之初便是公孫家掌權,成分比較純粹,雲綾隻需專注於本職即可。

按大周規製,每衛設大將軍一人,中郎將兩人為副。

玉麟衛原本也有兩名中郎將,不過因著襄陽王之事,公孫安世在清查玉麟衛時揪出的奸細牽扯到其中一位,因此有了空缺這才讓雲綾頂上。

另一位中郎將名喚孫懷義,與李懷仁、褚懷亮一般,是公孫家外門弟子出身,公孫弘的舊部。

此人心思細膩,為人仗義,在玉麟衛中很得軍心,也頗受公孫弘、公孫安世兩代器重。

說到此處,公孫弘頓了頓,囑咐雲綾入職之後有何不懂的儘管尋孫懷義詢問。

雲綾微微頷首,默默記在心中。

隨後,公孫弘又介紹起兵部職方司來。

兵部職方司所掌事務繁雜,大到天下輿圖繪製,小到軍用馳道養護,可謂涉及大周軍事的方方麵麵,最是能磨礪人的地方。

現任職方郎中杜進用,出身京兆杜氏嫡脈,三十二歲,年輕有為,是京兆杜氏看好的家主繼承人。

不過此人曾與盧之浩走得頗近,盧之浩失勢後,他也開始深居簡出,不見外客。

是以,雲綾到任後,很可能會直接接掌職方司大小事務,算是一個好處吧。

聞言,雲綾眉梢一挑,不由問道:“師公,這杜進用與梁州參軍杜進賢關係如何,您可知道?”

公孫弘皺眉想了一會兒,搖頭道:“這些小輩的事老夫倒是不曾注意,待你師伯回來你可問問他。”

雲綾頷首,便沒再多問,繼續聽師公介紹兵部職方司的其他人員。

半晌,她對日後的同僚也算有了大概的了解,值得注意的除了杜進用,其實隻有一人。

兵部職方司員外郎崔之演,清河崔氏嫡脈,其兄崔之鈺接替李懷仁出任青州大都督。

按公孫弘所言,崔家乃是公孫家的政治盟友,崔之演就是到兵部熬資曆的,最後會外放地方為官。

這也是雲綾到任後能夠接掌職方司大小事務的一個原因,崔之演不會與她爭權。

雲綾默默將此人記在心中,尋思著到時可與此人好好交談一番,也能掌握職方司最真實的情況。

說罷這些,公孫弘又問雲綾可有不清楚或想知道的。

雲綾細細一想,自家師公介紹得很詳細了,具體的還需到任後去親自看過才成。

於是她搖了搖頭,表示沒有其他問題,祖孫倆這才散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