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陣前初交鋒(2 / 2)

雲綾傳 江州閒人 4368 字 13天前

弩手迅速出列頂在最前方,將手中勁弩瞄向敵軍。

在他們身後是嚴陣以待的刀盾手,他們就是弩手最忠實的護衛。

長矛手位在陣列之末,隨時準備跟隨刀盾手的步伐向前,以手中的長矛阻絕騎兵的衝鋒。

左右兩翼各有五百精騎,戰馬不安地刨著地麵,一聲聲響鼻不時從陣中傳出。

雲綾退入陣中,身旁隻得燕十七及兩百親衛,目光堅定地盯著對麵的五千騎兵。

城頭的公孫彤看得真切,喝令弓箭手就位,準備給予衝鋒的騎兵第一輪打擊。

騎兵不可能攻城,這一點雲綾和彥知節都清楚。

但雲綾主動擺開了陣勢,彥知節知道,他若不戰而退,軍心必然動搖。

回頭雲綾再以他拿不出興兵的憑證來說事,局麵隻會對他愈發不利。

這一刻,他有些後悔今日過來賺開城門的決定了,還不如就等內應打開城門直接殺進去算了。

“從皋,你擊左翼,為父向右!”

隨著彥知節戰刀一指,五千騎兵齊齊動了。

先是小碎步向前,旋即速度愈來愈快,帶起漫天塵土,隆隆地馬蹄聲仿佛戰鼓,不斷敲在眾人的心頭,連大地也開始微微顫動起來。

六百步,五百步,四百步······

頂著城頭的箭雨,騎兵終於衝鋒至三百步距離。

此時,雲綾陣中第一排弩手扣下了扳機,頓時箭矢如蝗,瞬間在騎兵陣形中打出一道豁口來。

中箭之人或許未死,但在騎兵衝鋒的路上摔下馬去,下場也隻能是被馬蹄踏作肉泥。

彥知節是從戰場上一步步殺出來的悍將,非常清楚弩箭對於騎兵的殺傷力。

是以,當第二排弩手開始行動時,他將戰刀一揮,身後騎兵迅速分作兩股,向兩邊散去。

一股隨他衝向右翼,一股則在彥從皋帶領下向左翼衝鋒。

雲綾在陣中望見,心知餘下的距離不足以讓弩手調整隊列發揮更多的殺傷,當即喝令刀盾與長矛上前結陣接敵。

刀盾手架起盾牌,比肩接踵組成盾牆,盾牆縫隙間則是一杆杆閃爍寒光的長矛。

長矛手將長矛尾部杵在地上,雙手緊握矛杆,隨時準備迎接戰馬的衝擊。

如此尚顯不夠,雲綾運起真氣一聲吆喝,左右兩翼騎兵齊齊出動。

他們並非去攔截衝向兩翼的敵方騎兵,而是操控著戰馬與敵軍保持距離,同時架起手弩不斷射擊騷擾。

大周軍隊從來不懼與北涼騎兵野戰,秘密就在這些手弩上。

這些手弩乃是大周立國之初由太祖傅恒根據先漢諸葛連弩改進而來,輕巧便攜,可連續發射五支弩矢,是大周軍中的克敵利器。

這等國之重器自然不是每支軍隊都能配備,但雲綾麾下這一千騎兵卻是玉麟衛精銳,自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有了手弩在外圍騷擾,彥知節等人的衝鋒勢頭頓時受阻,及至陣前已然去了三四分威力。

“嘭!”

“啊!”

隨著戰馬撞上盾牆,巨大的衝擊力瞬間讓盾牆搖搖欲墜。

不過長矛手出手很快,雙手一遞,馬背上的騎士大多未及反應便被長矛挑落馬下。

無主的戰馬沒了操控,頓時如同無頭的蒼蠅在盾牆前打轉,反而影響了後續騎兵的衝鋒。

當然,這隻是大多數情況,盾牆還是有被衝垮的地方,而撤入陣中的弩手們便是阻止騎兵進一步衝鋒踏陣的關鍵。

他們在雲綾的指揮下向著陣線缺口處傾瀉火力,教騎兵即便入陣也難以擴大戰果,反而紛紛倒在密集的弩箭之下。

彥從皋從左翼突入陣中,奮力揮舞他那六十斤的戰刀左右砍殺,還要時刻提防著迎麵而來弩箭,可謂寸步難行。

其身邊的親衛接連中箭落馬,等不及救援便會被附近的長矛手了結性命。

鮮血,哀嚎,殺戮······

彥從皋已被這一切激得紅了眼,正欲發狠,卻陡然發覺周圍壓力一輕,麵前沒人了。

他抬眼一看,竟不知何時雲綾已經調整了陣形,以被衝破的缺口為基點重新組織起盾牆,將闖入陣中的騎兵三麵包圍起來。

不待他反應,弩矢自三麵襲來,頓時便有數十騎兵哀嚎著跌下馬去,旋即便被盾牆後伸出的長矛收割去性命。

彥從皋雖然武勇,但麵對如此局麵也是錯愕了一瞬,分神之際隻覺左臂一麻,轉頭一看,一支弩箭正顫巍巍地插在那裡。

“啊!”

疼痛與血腥教他不自覺怒喝出聲,催動戰馬向前方盾牆衝去,在那盾牆之後正是冷眼望來的雲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