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親兵援護,他方才暫時擺脫危機,伏在馬背上向北突圍而出。
此時,跟在他身邊也僅剩數人而已。
蔑爾烏台自不能教到嘴的鴨子飛了,斬殺糾纏的親兵後,當即揮兵追擊,說什麼今日也得留下趙泰。
看看緊追不舍的西羌騎兵,趙泰心知目的達到,剩下的便是聽天由命了。
於是,他當即不管不顧猛抽戰馬,帶著僅剩的幾名親兵狼狽逃竄。
正奔逃間,前方忽地殺出一彪兵馬,打頭之人高喊道:“趙泰休走,阿魯木金來也!”
聞言,趙泰心神震蕩,一撥韁繩往側麵山林逃去。
蔑爾烏台與阿魯木金合兵一處,近三千騎緊追不舍,直追入林中亦不罷休。
山林不利騎馬,趙泰帶著親兵棄馬而走,西羌軍亦下馬追擊,一路尋蹤誓要將趙泰拿下。
眼看便要被追上,林中忽見一彪兵馬從側翼闖出,截住西羌軍好一通廝殺。
趙泰見之不由駐足,欲要看清是哪路兵馬相救,冷不防被身後一人拉住就走。
奔逃近半個時辰,趙泰隨著那人在林中左拐右拐,漸漸遠離了戰場,這才停下喘了口氣。
“不知是哪位英雄相救,趙泰感激不儘!”
趙泰衝那人深深地行了一禮,雖形容狼狽,但主將的風範卻是不差。
那人轉過身來,是個其貌不揚之人,三十來歲年紀,一開口便露出一口大黃牙來。
“小人乃是天雄寨的,將軍若不棄喚小人一聲顧二便是。”
一聽是天雄寨,趙泰心下一驚,正欲發問,卻聞顧二又道:“此間不是說話的地方,兄弟們拖延不了多久,將軍還是快些隨小人離去才是!”
趙泰一聽在理便也壓下心中疑問,緊跟顧二直往山林深處鑽去,不多時便沒了人影。
也不知跑了多久,在鑽出一處樹叢後,趙泰隻覺眼前豁然開朗,卻是到了一片不大的山坳跟前。
顧二在前引路,一麵笑道:“此處在深山之中,隱蔽非常,這些日子我們都藏身於此,西羌人絕找不過來。”
聞言,趙泰緩了緩氣息,這才問道:“閣下是天雄寨的人,緣何出現在綿州附近?”
顧二歎了口氣,半晌方才答話。
原是顧廷離開後,天雄寨就交托到了顧二手裡。
顧二是從小伺候顧廷的心腹之人,自然一切以顧廷的意誌為先。
既然顧廷投了朝廷,他也就帶著天雄寨漸漸淡出了巴蜀綠林道的買賣。
這次益州叛亂,謝遠竟公開投入了叛軍麾下,並以雷霆手段將不服從的各山各寨一一吞並。
不得已,顧二隻得舍了天雄寨,帶著眾兄弟晝伏夜行一路向北,準備去尋顧廷。
一路上,他們還遇上了其他不願參與叛亂而逃出來的人,行至綿州附近竟已聚集起了兩三千人。
人數多了便不好隱藏,又正值西羌軍進犯綿州,他們也就在山裡隱藏了起來,準備待戰事平息再圖向北。
未曾想,因著時刻留意外界戰況,今日倒是陰差陽錯救了趙泰一命。
聞得顧二的敘述,趙泰心中不禁感慨良多。
這些草莽中人尚知忠義,而綿州城中那些安享太平的富戶權貴卻開城投敵,當真是一言難儘。
說話間,顧二已引著趙泰幾人走入了一處山洞,一路不時有人向這邊好奇張望,卻無人上前攔路。
見狀,趙泰心知這夥人大抵就是以顧二為首了。
在顧二找人來為其包紮傷口之際,他便側麵打探了一番,果然如他所想。
天雄寨攏共有五六百人,是這夥人中勢力最大的,又因顧廷身在朝廷,是以這夥人便推了顧二暫代首領。
對這夥人有了個基本的認識後,趙泰再與顧二交談之時便多了幾分心思。
這夥人都是益州本地人,常年住在山中,對於益州的地理極為熟悉。
若是能將他們收入軍中,絕對能在平叛之時發揮巨大的作用。
顧二能讓顧廷放心地將基業交給他,自也不是什麼蠢笨之人,反而相當的精明。
他早已從趙泰的話語間品出了後者意圖,於是趁著個空當便將話挑明了。
“趙將軍,我等雖為綠林中人,卻也是土生土長的益州人,自是願意為益州的太平出一份力。”
顧二麵帶笑意,說得非常直接,趙泰心動之下就要開口,卻被顧二抬手打斷。
“趙將軍莫急,小人話還未說完。您可知我家大當家的身在何處?”
這話卻是問住了趙泰,他隻得搖頭以對。
見狀,顧二得意一笑,旋即徐徐說道:“玉麟衛馬軍都尉顧廷,便是我家大當家的。”
聞言,趙泰心下一驚,隨即又是一喜,笑道:“既如此,你們也不必躲藏在此了!”
“為何?”
“朝廷已遣檢校玉麟衛大將軍公孫雲綾率軍入蜀,不日將抵劍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