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有吩咐。”孫懷義沉吟片刻,說道:“大將軍命我等謹守劍閣,無論如何要將西羌大軍拖在此地!”
“拖在此地?”諸葛鈺抓住了重點,問道:“何意?”
孫懷義卻不答,隻拿眼看了看四周守衛的士卒。
趙泰此時也回過味兒來,當即屏退左右,並命百步之內不可留人。
待人都退走,他才小聲地問道:“大將軍不來劍閣?”
孫懷義頷首,微微前傾身子,輕聲回道:“大將軍另有安排,你們也彆問我,我亦不知具體行程。”
“那將軍又說大軍五日可抵劍閣?”趙泰不解地問道。
“大軍行進如常。”
聞言,趙泰皺眉不語,委實猜不出雲綾的真實意圖。
一旁的諸葛鈺從趙泰屏退左右開始就已默默盤算起來,此時聞得孫懷義之言,心中猛地想到了什麼。
他正欲開口詢問,卻又忽而住嘴。
若他所料不差,雲綾此行最重要的就是隱秘,越隱秘成功的幾率便越大。
所以,孫懷義或許不是不知,隻是不能說。
思及此,他便隻當什麼也沒猜到,默默坐在那兒不發一言。
而後,孫懷義簡單了解過劍閣的戰況後便告辭了,隻說連日強行軍疲累不堪。
趙泰自也不好相留,便要親自送其回營。
此時諸葛鈺卻開口道:“趙將軍還需整頓防務以應對今夜西羌軍的鼓噪,老夫正要回去,不若就讓老夫送孫將軍一程。”
對此,趙泰自也沒有意見,親自將二人送出門便自去忙活了。
及至玉麟衛營房門口,二人道彆,諸葛鈺突然小聲問道:“公孫姑娘可是去了陰平?”
聞言,孫懷義輕笑出聲,笑道:“果然讓大將軍料中了,就知瞞不過諸葛先生。”
得到了確認,諸葛鈺卻笑不出來,湊近一些低聲問道:“陰平小道千裡無人,沿途皆是高山河穀,此計太險!老夫觀公孫姑娘昔日行事,定然還有安排吧?”
孫懷義收斂了笑意,微微頷首,示意諸葛鈺隨他入營再說。
待到住處,孫懷義打發心腹守住周圍不教外人靠近,這才對諸葛鈺交了底。
誠如諸葛鈺所言,陰平小道曆經滄桑,時至今日仍舊渺無人煙,山間小道更是時有時無,一個不慎便會迷失在崇山峻嶺之中。
是以,來時雲綾便吩咐,若諸葛鈺猜到了她的意圖,便請天機門安排熟悉地理之人沿途接應,並在江油關做好準備。
若諸葛鈺沒有猜到,那他孫懷義就還是什麼也不知道。
聞聽此言,諸葛鈺愁眉不展,一時無言。
不是他不願幫助雲綾,若是不願也不會豁出去多年的人情請了這許多江湖人士來協守劍閣。
隻是天機門雖紮根巴蜀,卻也並非對所有地理都了如指掌。
那陰平小道荒涼無人,許久以前還能見著些深山之民偶爾出沒,但自大周立國之後所有住在那附近的深山之民都被遷移了出來。
如今的陰平小道可說是真正的無人區,天機門自也不會多關注。
是以,諸葛鈺才會默然無語,委實是一時間想不出門中誰人熟悉那一帶的地理。
見狀,孫懷義也不急,隻定定地看著諸葛鈺等待結果。
好半晌,諸葛鈺忽而眼前一亮,終於想起了一人,當即便與孫懷義說了。
諸葛琮,天機門三房的庶子,年隻二十五,平日裡最是喜歡研讀戰紀,為此還去過許多古戰場實地驗證。
陰平小道便是他最先去的地方,隻是那時他才十四五歲,諸葛鈺這才沒能想起來。
孫懷義有些遲疑,問道:“相隔十年,他還能找著地方嗎?”
諸葛鈺卻是撫須輕笑,頷首道:“此子記憶極好,去過一次的地方便能在沙盤上複現,分毫不差。老夫記得他房中至今還有陰平小道的沙盤,有他接應當萬無一失。”
聞言,孫懷義這才放心下來,隨即又問起諸葛琮現在何處,能否趕得及。
諸葛鈺隻道無妨。
原是叛軍兵圍天機穀時諸葛琮並不在穀中,收到消息便來了劍閣與諸葛鈺會合,正可支使。
不多時,孫懷義便見到了諸葛琮。
隻見其人生的劍眉星目,俊逸非凡,行走間龍行虎步頗有威儀,倒不似個讀書人,反而更像個將軍。
見禮畢,諸葛鈺便說起尋他前來的目的。
聞得是去陰平小道接應,諸葛琮麵露喜色,當即應了下來。
末了,他似乎想起了什麼,又道:“江油關已落入叛軍之手,欲奪之尚需人手。天雄寨一行數百人正在劍閣,何不請他們同往?”
聞言,諸葛鈺看向孫懷義,孫懷義則有些遲疑。
畢竟此行需得隱秘,太多人知曉絕非好事。
見狀,諸葛琮卻道:“天雄寨大當家乃公孫將軍麾下之將,他們本就是要去投公孫將軍的。若能奪得江油關,亦算有晉身之資,想必他們無論如何都會儘心儘力的。”
聞言,孫懷義想起了顧廷,於是頷首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