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起義(1 / 2)

公元617年,隋大業十三年,初。李淵正式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

晉陽?李府?大堂

這天上午,李淵與李建成、李世民、劉文靜、裴寂等人聚在一起,大家跪坐在席子上,商討起義之事。

李淵在眾人的臉上掃視一圈,目光灼灼,堅定道:“如今農民起義已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大隋滅亡在即,楊廣昏庸無道,沉湎美色,擅殺文臣武將,橫征暴斂,窮兵黷武,惹得民怨沸騰,百姓民不聊生,我食受隋祿,眼看大隋江山覆滅在即,深感痛心,希望能憑借微薄之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我決定即日起舉兵起義,意圖推翻楊廣暴政,擁護楊廣之孫楊侑為帝。”

眾人紛紛眸子一亮,裴寂道:“唐公,你早該如此了,我們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

“我襲爵唐國公,唐本就是我的封國,晉陽就是唐所在之地。如今我來到此處,是為天賜良機。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秧。我也是承天之意,順勢而為罷了。”

李淵雖然說的都是冠冕堂皇的話,但大家還是聽得熱血沸騰的,個個摩拳擦掌,勢必要乾出一番偉業。

李淵頓了頓,繼續道:“既然咱們決定起義,那麼具體怎麼實施,還是要商討一下。現在起義軍大大小小有十幾個,小的勢力會被吞並,我們現在剛起事,勢單力薄,軍力也不夠,你們覺得我們該如何自處?”

這倒是個問題,眾人紛紛皺起了眉頭,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

李世民率先答道:“父親,依我之見,現在我們要做的是三件事。”

李淵一挑眉,問:“哪三件事?”

“第一,我們要快速發展自己的勢力,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否則就會被其他義軍吞並。第二,十幾路義軍中屬李密的瓦崗寨實力最強,瓦崗寨離晉陽又不遠,為防止李密攻打我們,我建議咱們可以示好李密,畢竟他也來自隴西李姓,咱們也算是同宗同族。再有,咱們除了要防止被義軍討伐,還要提防北方的突厥,這是一個心腹大患。以我們的兵力,根本無法對抗突厥,所以我建議,臥薪嘗膽,向突厥稱臣。這是無奈之舉,李密,還有河北的竇建德,都已經依附突厥,咱們也可以效仿。”

眾人紛紛點點頭,李淵道:“世民言之有理,那第三件事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