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在看完《夏洛特煩惱》之後,首先來可肯定的評價,這樣跟影迷們站在了同一邊,至少獲得了影迷們的認可。
然後,才是他真正要說的話。
“相信看過《夏洛特煩惱》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從劇組工作人員再到主演和配角,全是大宣藝術學院的人,電影裡的學生和老師,哪怕就是小混混,也是宣藝的學生和老師演的,沒有一個外人。
是的,一個外人都沒有。
這裡我就有點好奇了,宣藝裡的學生和老師,真的什麼角色都能演嗎?包辦所有一切的角色?
這一點其實我並沒有什麼懷疑的,畢竟宣藝那麼大,學生那麼多,《夏洛特煩惱》又是青春喜劇,需要的演員剛好在學生裡可以找到。
然而,張昭這麼做卻是令人詬病的,他的眼界太小了,選人就選宣藝的學生和老師,完全不給彆人一點機會,把自己關在了一個特定的小圈子裡,這於電影業有什麼貢獻?沒有,一點貢獻都沒有,長此以往,隻會形成一個個小圈子,大家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玩耍,沒有交流,那電影還有什麼可發展的?
如果這麼下去,那電影的最終後果就是一步一步地走下滑坡,彆說繁華了,能不凋零已經不錯了。
張昭無疑在這方麵開了一個壞頭,他的電影隻在宣藝裡選角,那麼彆人是不是會有樣學樣呢?那些辛辛苦苦讀完彆的影視藝術學院的學生怎麼辦?他們不想演電影嗎?當然想了,可惜沒機會啊。因為不是宣藝畢業的,於是根本沒有演電影的機會。
其實我聽說過的,在張導公布新電影計劃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投遞了資料,準備
試鏡他的新電影,然而無一例外全部被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正是因為他們不是宣藝的學生。
這實在太搞笑了,什麼時候電影選角居然看學校背景了?不是應該以實力和演技來取勝嗎?
可張昭不是,他就是如此狹隘,不是宣藝的,一個不要!甚至就連此前演過他的電影《小鬼當家》幫他拿下高票房的演員也棄之不顧。
隻能說,張昭的眼界確定了他的格局大小,一個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玩耍的人,駐地成不了什麼大事。就算他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那又怎麼樣?最終依然會回歸於平靜。”
王崗很聰明,沒有攻擊張昭的電影,而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他把張昭拉到了非宣藝畢業的學生的對立麵,要知道全國大大小小的影視藝術學院有多少個?
張昭的電影票房越高,那些沒有獲得機會的人就越憤恨他,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隻要展現出來,甚至可以把張昭給輕易地“踢”出電影圈?“吃獨食”的人向來是可恨的,也不可能長久的,就算張昭有宣藝的保護,也無法阻擋大勢,因為宣藝不可能跟全國所有的影視藝術院校對著乾。
寫完後,王崗檢查了幾遍,確定沒什麼問題後,將這篇洋洋灑灑一千多字的文章發到了自己的博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