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一個小小的時代紅利(2 / 2)

看著他們聊天,呂堯忽然想到了一個商機。

遊戲陪玩市場也是很有前景的。

他當年曾在一個聲優妹子的帶領下進入了聲聊圈子,他最先接觸的就是一個叫“hello”的聊天軟件。

這款聊天軟件最開始是類似手機版YY的定位。

但隨著一群聲優男女的進入,連麥遊戲,連麥睡覺,連麥pia戲,甚至連麥磕泡成為裡麵的主流。

尤其是磕泡……

呂堯試過,確實也很攢勁。

那也是呂堯第一次明白什麼叫“真正的善口技者”。

在這款軟件之後,王公子投資的“魚泡泡”軟件以更大的推廣和更高的傭金吸引了大批聲優玩家,從而迅速脫穎而出。

一開始,魚泡泡是網魚網咖的內部孵化項目,提供在線占座和充值付費為主,原來的設想是待該模式成熟之後推向全國所有的網吧,成為占據網吧入口的一個移動應用。

由於空間和時間的限製,這款軟件的營收達到一定量後就遇到了瓶頸。

後來這款產品的調研人員發現了聲優陪玩這個領域,緊接著他們就開始大抄特抄。

在完成產品重構後,並上線了聲優技能共享——其實就是聲優小姐姐陪玩項目後,魚泡泡的營收流水、平台用戶注冊量、陪玩注冊量都獲得了顯著提升。

在完成重構後的半年時間裡,原本壓根不賺錢的軟件半年時間流水就達到了一個億。

在2017年時,該軟件一個月的流水就達到了5000萬。

然後這款軟件就因為不和諧的灰色操作被舉報,然後整改成“比心”了。

一個月五千萬的流水,甚至比王公子投資的熊貓直播都能賺錢。

聲聊平台跟直播平台是不同的。

直播平台需要養大量的各種品類的主播,頭部主播的簽約金更是高的嚇人,除此之外各種扶持計劃極其燒錢,平台的寬帶和服務器上的各種維護也極其燒錢。

所以直播平台雖然流水大,但燒錢的地方更多。

但聲聊軟件就沒這麼多困擾了。

除了推廣燒點錢外,其他方麵幾乎不怎麼燒錢。

要不是魚泡泡太高調了被有心人盯上,它能一直賺下去。

這算是一個小小的時代紅利。

搞出來既可以讓自家MCN名下的主播入駐熱場,還能幫她們運營矩陣漲粉,也能再額外賺點小錢。

更重要的是。

還能靠這個平台挖掘更多聲色俱全的選手。

於是呂堯把朱俊彥叫到一邊,把這個想法也說給他聽。

朱俊彥聽完蹙眉道:“是不是有點太雜了?”

但呂堯卻說道:“其實不衝突,聲聊平台接到的單完全可以在直播平台上一邊直播一邊完成接單,甚至還能借助直播平台引流向聲聊平台。”

互聯網嘛,盤結成矩陣本來就是王道玩法。

什麼深耕垂直領域那隻會讓自己被一口吞並。

不信你看看後來的微信,一個聊天軟件裡不僅有公眾號,短視頻,甚至還有商城。

呂堯野心沒那麼大。

但搞個聲聊軟件悶聲發財的野心還是有的。

朱俊彥被說服:“我來聯係。”

呂堯點頭:“產品設計和運營模式我來。”

作為聲聊軟件的深度使用用戶,呂堯深知該類型軟件的痛點和用戶需求。

可以在軟件設計之初,就給出一個相對成熟的框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