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已有了明確的計劃,
送彆了對方,江辰看著離去的背影,心裡也想著,既然答應接手了芯片技術的問題,那麼學術上的研究就得稍稍延後了。
當他踏入芯片部門,開始深入了解當前項目的進展情況時,一個關鍵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麵。
他終於知道了為什麼14納米遲遲無法研發成功。
原來在28納米及其以上製程的芯片技術中,廣泛采用的是傳統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即人們常說的oS技術。
oS作為計算機係統內部的核心組件之一,承擔著存儲係統最基本數據與指令的重任,是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基石。
然而這項成熟的技術並非沒有局限。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當製程工藝試圖向更精細的14納米乃至更小尺度推進時,oS技術遇到了難以逾越的瓶頸。
具體而言28納米成為了oS工藝能夠有效支撐性能提升的極限點。
一旦跨越這個界限,進入更高級的製程領域,就必須對晶體管的結構進行根本性的革新。
因為傳統的oS設計已經無法滿足更高精度、更快速度以及更低能耗的工藝需求。
孟玉竹及其團隊成員也是卡在了芯片研發的這個環節上,因此進展受阻。
此刻他們全體成員正神情緊張地站在會議桌前,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正在審閱資料的董事長江辰身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氛圍。
江辰緩緩放下手中的文件,轉頭將視線投向團隊,注意到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略顯尷尬而又略帶歉意的微笑。
他看著這一幕無奈的苦笑。。
“如果我不親自來一趟,你們是打算自己咬牙堅持,硬著頭皮繼續摸索下去嗎?”
江辰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調侃。
孟玉竹被推選為代表,硬著頭皮站了出來,聲音中帶著一絲不自然的笑意
“董事長,您這是說到哪兒去了。我們其實已經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明確的時間線,如果在接下來的半年裡還是無法攻克,那我們就…”
江辰見狀,既覺得好笑又有些許無奈,輕輕搖了搖頭,打斷了孟玉竹的話。
“好了,不必再說了。”
他心中已經有了計較,本來是準備來搞定芯片堆疊技術的,索性幫他們把14納米結構設計也敲定把。
不然這幫家夥還不知道要撞多少次南牆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內,江辰先是把項目成立以來所有的技術資料全都捋了一遍。
成員們在很多技術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這樣一來的話,一旦奠定好新工藝的結構設計,那麼估摸著14納米芯片技術的突破近在咫尺了。
很快江辰就拿出了一款結構設計,也是後世中14納米,7納米乃至5納米的通用方案。
鰭式場效應管晶體管結構,俗稱Fi。
它采用了3d結構增加了接觸麵積,從而提高了半導體性能並減少了電流泄露。
到這裡為止矽基芯片的製程算是快走到極限了。
此外28納米,14納米就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成熟製程,而大家所熟知的7納米及以上由於脆弱性其實並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