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項目研究工作似乎受到了傳統艦艇分類思維的局限。
過去各類艦艇往往被限定於特定的任務領域,如反艦、防空、反潛等,各自承擔單一職責。
然而通用性垂發裝置的引入,實則標誌著艦艇角色定位的一次重大變革。
這種裝置能夠極大拓展艦載彈藥的種類與攜帶數量,使得裝備了通用性垂發裝置的艦艇能夠同時勝任多種作戰任務。
隨著導彈驅逐艦的嶄露頭角,其綜合性能逐漸顯現,開始對傳統單一功能艦艇的地位構成挑戰。
在未來的航母編隊構成中,導彈驅逐艦以其強大的多功能性,成為航母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滿足編隊的各種作戰需求。
即便是在沒有航母的情況下,導彈驅逐艦憑借其一艦多用的能力,也能獨立應對多種複雜任務,展現出極高的戰略價值與靈活性。
在這樣的思考下,江辰向項目提交了一份關於垂發係統發展的建議書。
他提出的創新觀點迅速引在研發團隊中獲得了廣泛認同。
本就有大量技術底蘊的夏天科工很快投入到項目研發收尾階段。
而他們選擇解決的辦法也符合江辰的建議,將各類不同體積尺寸的導彈進行針對性優化。
無論是折疊彈翼,還是縮小體積,都能夠實現發射架的兼容。
垂發係統是未來海軍艦艇發展的主力武器係統。
但江辰卻並沒有結束這一課題,原因很簡單,他可是見證過後來夏國海軍單艦硬剛一整個航母編隊的事件。
大量愛好者根據當時情況模擬出了當時的各種環境,火力全開的大驅在通用垂發的幫助下完全可以傾斜火力毀滅一整個編隊。
但當時也有網友提出了一個想法,大驅在這種情況下的唯一弱點就是載彈量。
雖然它100多個垂發單元,按照每個單元容納2至4枚導彈來計算,總的載彈量超過了200多,是全球最恐怖的武庫艦。
從這裡也能看出來,國人對於火力不足恐懼症的解決方案有多麼喪心病狂。
可是江辰此時卻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如果作戰行動持續時間延長,大驅艦上所攜帶的彈藥全部耗儘後,艦上剩餘的武裝力量似乎僅局限於近防炮這類艦載火炮係統。
至於艦上配置的直升機,其主要職能更傾向於增強大型驅逐艦的反潛作戰能力。
彆忘了江辰手底下還有無人機的研發項目,無人機對艦艇構成的威脅同樣不容小覷。
顯然使用導彈來應對無人機,無異於用大炮去打蚊子。
因此如何增強艦艇對無人機以及傳統火力的防禦與補充,成為了他接下來思考的問題。
激光武器這一概念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通過高能量激光對遠程目標實施精準打擊,這種武器不僅對無人機具有顯著效果,對導彈也有良好的攔截作用。
江辰回憶起來,夏國後來在其陸軍防空體係中,就列裝了一款激光防空係統,並且在實戰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
激光武器具備諸多優勢,包括反應迅速、操作靈活、打擊精確以及能夠有效抵抗電磁乾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