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技術專注於在極短的時間尺度內操控激光脈衝,使得激光輸出在高峰值功率與窄脈衝寬度上達到了高度匹配。
這種特性確保了激光束在發射時能夠具備極高的瞄準精度,為激光應用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控製能力。
調q技術則是通過精細調控諧振腔的q值來實現激光震蕩的有效管理。
在降低q值的過程中,諧振腔內的激光震蕩被抑製,介質物質中的能量得以累積。
當能量積累至峰值時,迅速提升q值,便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將儲存的能量集中釋放,從而產生出極高功率的激光脈衝。
至於啁啾脈衝放大技術,江辰則是巧妙地利用了頻率的特性。
首先通過調整頻率將激光脈衝的寬度展寬,隨後進行放大處理。
在完成放大後,再通過技術手段將脈衝寬度壓縮回原始狀態,從而在不損失能量的情況下顯著提高了激光的功率。
三項技術中的每一項,都能夠滿足艦載激光武器所需功率要求。
當這三項技術被整合並協同工作時,其產生的合力更是驚人。
它們能夠直接將激光發射器的功率提升至最低上萬千瓦的級彆,而關於其功率上限暫時未知。
畢竟這個上萬千瓦的最低功率僅是基於理論計算與模擬實驗的估算值。
鑒於其巨大的能量潛力,江辰可不敢實驗工廠內部進行如此高功率級彆的激光武器測試,風險太大。
即便如此僅依靠這三項技術中任意一項,都可以將激光發射器的功率提升至1000千瓦的水平。
這一功率級彆的激光發射器在理論上已經具備了直接打擊衛星或攔截洲際導彈的能力,無疑屬於戰略級彆的武器範疇。
另一邊,昊天在經曆了無數次繁瑣而精細的排列組合實驗後,終於成功探索出了滿足江辰需求的稀土離子摻雜組合方案。
最終確定的稀土離子材料共有三種成分。
首先鉺離子作為激光係統中的光學放大介質,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它能夠高效地實現激光的放大過程,顯著提升激光的輸出功率與整體效能。
其次鐿離子則因其獨特的物理性質,成為泵浦源的優選材料。
在激光晶體材料中鐿離子的引入能夠顯著提高光纖激光武器的能量傳送效率,確保低能量損耗,從而增強了激光武器的實戰應用效果。
最後釹離子的摻雜則為激光器帶來了顯著的高穩定性與長壽命特性。
不僅如此釹離子還是實現光纖激光器遠距離、高精度打擊目標的關鍵因素。
它通過顯著提升激光束的質量使得激光在傳輸過程中能夠保持更高的聚焦度與方向性,從而確保了打擊的精確性與有效性。
激光技術和稀土材料兩大方向的突破讓江辰興奮不已。
這可是他真正意義上獨立研發的軍事武器,之前的五代機和運輸機,他更多是在國產幾代人的積累上更進一步。
但激光武器不同這是他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實現的。
到目前為止全球都還沒有一款真正服役的激光武器了,江辰有預感,第一款要在他手裡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