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前雙方合作的預警機項目大相徑庭,預警機是基於一個成熟的運輸機平台進行的,因此節省了大量的設計工作量。
而此次的新項目,則是要完全從零開始設計,這對團隊中的每一個人而言,都無疑是一項艱巨且充滿未知的挑戰。
儘管挑戰重重,江辰卻發現參與研發的每一位成員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奮狀態。
這種情緒在他們得知了這架大型無人機的用途後,更是達到了一個頂點。
甚至已經迫不及待地為新項目取了一個響亮的代號“燭龍”。
江辰不由自主地聯想到了古老神話中的形象:那雙能區分白晝與黑夜的眼睛,仿佛寓意著對世間一切秩序的維持與平衡。
他轉念一想,代號確實很貼切。
一旦大型無人機上的戰略激光發射器測試成功,將實現攔截洲際導彈的壯舉,確實是守護世界和平。
江辰也不禁遐想,當燭龍真正翱翔天際,這個世界上還有何種武器能夠威脅到夏國的安全呢?
這樣的未來,無疑讓人充滿期待與自豪。
達成了合作的王總沒有耽擱,即刻返回公司著手啟動項目的正式報備流程。
與此同時,他心中盤算著能不能從夏航總部搞來一些經費。
儘管目前公司與星辰科技的合作在資金方麵並無短缺,但王總過去過怕了經費緊張的日子,自己能省一點是一點。
然而誰都沒想到,當這份申請報備文件提交至夏航總部時,會引發一場怎樣的軒然大波。
自去年航展結束後,廖董便一直深陷於繁忙的工作之中。
集團旗下公司成交的大批量訂單,而成交訂單的單一的飛機製造廠卻難以滿足如此龐大的生產需求,產能嚴重不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麵對這一困境,若任由各大公司私下相互協調,勢必會導致混亂無序的局麵。
為了確保訂單的有序分配與高效執行,他不得不親自上陣,一批訂單接著一批訂單地進行細致協調。
此外為了兼顧集團旗下所有公司的利益,廖董在溝通時還需恩威並施。
既要確保訂單承接方的利益,又要給一些有困難的企業安排訂單保證正常經營。
這種平衡與協調讓他在整個上半年都忙碌得如同陀螺一般,全國各地到處飛。
當秘書將王總的申報文件輕輕放在桌上,廖董不假思索地伸手接過隨口問道
“這是貴飛的新項目申請?小王是不是又和江教授聯手搞什麼大動靜了?”
站在一旁的秘書輕輕點頭回應道
“從封麵信息來看,確實是一個新項目,而且是大型無人機,項目代號為‘燭龍’。至於江教授是否參與就不清楚了。”
廖董邊聽邊迅速拆開檔案袋,目光掃過合作單位一欄,星辰公司的名字赫然在目,而項目總設計師一欄則清晰地寫著江辰二字。
“果然還是星辰公司,不出所料,這應該是江教授的點子。”
廖董自言自語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肯定。
接著,他話鋒一轉,問向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