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控核聚變的原材料方麵,氚和氘作為氫的同位素扮演著關鍵角色。
其中氘在海洋中的儲量極為豐富,根據估算,海洋中所蘊含的氘總儲量高達40萬億噸之巨。
然而與氘相比,氚在地球上的自然儲量卻極為有限,僅僅隻有幾公斤而已。
目前人們主要依靠人工製造的方式來獲取氚,即通過中子轟擊鋰6原子來生成所需的氚。
這也意味著為了獲取足夠用於核聚變的氚和氘,我們必須依賴人工製備的方式來確保材料的穩定供應。
對於氘而言,其製造成本相對較低,因為可以直接從海水中提取得到,目前設備和技術都非常成熟。
相比之下,氚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它完全依賴於人工製取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高能中子以及特殊的反應條件才能實現。
此外氚和氘的半衰期都相對較短,也就是說它們無法長期儲存,這一特性又在無形中增加了它們的成本。
然而,在太空中情況卻截然不同,特彆是在外太空,氚的含量非常豐富。
距離最近且擁有大量氚的毫無疑問就是月球,它因此成為了非常好的能源材料產地。
就算不考慮核聚變的影響,月球上的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
特彆是鈦鐵礦,這種礦石中可以提取出鈦金屬,這種金屬在航天器和工業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除此之外,月球上還存在著地球上未曾發現的新礦物,比如三斜鐵輝石和鋯石等,它們的存在為科學研究和工業開發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尚處於無主狀態,誰先進行開采,誰就有可能擁有這些寶貴的資源。
對於夏國人來說,這樣的機會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畢竟太空中的土地也是土地,先到先得。
江辰對未來的發展態勢持謹慎態度。
資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卻在持續爆炸式增長,這一矛盾日益凸顯。
幾十年前的兩個賽季(就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工業化帶來的產能爆炸性增長無法得到滿足,必然會導致各種摩擦和衝突。
即便強大如夏國在麵對這一問題時也顯得頗為棘手。
因此江辰認為,做大蛋糕是好的解決辦法。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國內企業紛紛踴躍出海,尋求新的發展機遇的原因。
然而與絕大多數人的視野局限不同,江辰的目光投向了那無垠的太空。
在他看來,太空才是資源最為豐富、潛力最為巨大的地方。
無論是稀有的礦產還是未知的能源,太空都蘊藏著無數等待人類去探索和開發的寶藏。
至於那些橫亙在大家麵前、看似難以逾越的技術難題,江辰隻是嗬嗬一笑,並未將其放在心上。
他可是全球最天才的科學家,手下還有星辰這樣的巨頭企業提供資金支撐,完全可以承載星空的開發項目。
嘴角掛著微笑,江辰開心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