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便同意前往汴京,到大內藏書閣一觀!
一路北上,沿途所見之景,倒也還算得上是國泰民安了。
畢竟仁宗、英宗、神宗這三朝,算得上是宋朝最好的年代了。等到神宗一死,各種弊端和矛盾瞬間爆發,國力急速衰弱……
隻不過這個時候,除了大理和宋國交好之外。北有大遼威震天下,西北有西夏鐵騎縱橫,西南更有吐蕃帝國雄踞。宋國的壓力,也十分之大。
好在宋國境內幫派和武林高手眾多,朝廷借助他們的力量,也算一種隱隱的威懾。
畢竟西夏一品堂都能滿天下搞暗殺、刺殺各國大員和皇族,宋國的絕頂高手自然也可以!
均衡之下,天下五國倒也算是形成了一種默契的均衡……不過誰都知道,這種均衡終究會被打破的。
到了汴京,趙頊也不磨嘰,帶吳雲去了皇宮的禦書閣。
這禦書閣挺起和皇帝的禦書房一字之差,但卻天差地遠!
禦書房乃是皇帝日常處理國家大事之處,麵積並不算很大。
但這禦書閣,卻是在皇宮東側、靠著太子東宮的一大片建築群!麵積寬大,其中有諸多藏書,可謂汗牛充棟,應有儘有。
天下間什麼珍藏,比得過一國皇室呢?
“吳兄請!這禦書閣分為道閣、武閣、文閣三處。每處有三樓一殿,其中珍藏著對應的諸多書籍。”
“道閣,乃是收藏道家典籍之處。其中有萬卷道藏,蔚為壯觀。畢竟我大宋崇信道教,也冊封道門天師、真人。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非道門的其餘小教派的一些典籍存放,隻是數量較少。”
趙頊對他還真的不錯,不但相處融洽,而且言辭之間全無太子的高高在上。此時介紹起來也十分詳細,是個很儘職儘責的導遊。
吳雲聽著這“道閣”的意思,大概就類似於宗教資料所一樣的地方。
而武閣,則是詳細記錄著從大宋立國後江湖各門各派的信息——包括所擅武功、掌門情況、弟子人數、曆史變遷,以及為大宋朝廷做過的貢獻或者損害等等……
至於文閣,那就是顧名思義,是和士大夫階層、以及文教有關。其中還供奉著一些太師、太傅等大文豪的畫像。
吳雲聽著趙頊一番的介紹,也是頻頻點頭。
“這才符合常識嘛!宋國雖不是大一統王朝,但也是華夏正統。北宋時國力尚在,沒道理讓江湖門派搞風搞雨,卻什麼都不管。禦書閣的存在,倒是讓我大開眼界了。”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在金碧輝煌的殿宇樓台中穿梭。
本來吳雲要去的地方,自然是武閣。可經過道閣的時候,他突然心頭一動,似乎想到了什麼。
便開口問到:“趙兄,既然你說這道閣之中有萬卷道藏。那我想問一下,這道藏是何人所整理編、撰的?可是有一個叫做黃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