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道曆81年,中部平原和西北拓荒團在烏爾貢和莉亞的領導下,開始了漫長的和平與重建時期。戰爭的陰影逐漸散去,人們開始專注於發展農業、提高生產效率,並逐步推廣教育,培養新一代的人才。
隨著時間的流逝,艾瑞斯的“潛伏者”和“忤逆者”在暗中活動,不斷挑起爭端和衝突,試圖破壞烏爾貢努力維護的和平。他們潛入各地,通過賄賂、挑撥和暗殺等手段,製造了一係列的政治和社會危機。烏爾貢不得不在應對這些內部和外部威脅的同時,繼續推動教育和科技的發展,以保持文明的進步。
在天道曆的幾個世紀中,烏爾貢的堅持逐漸見到了成效。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民的整體素質,科技的進步也帶來了農業和工業的革命。儘管麵臨著“潛伏者”和“忤逆者”的不斷乾擾,烏爾貢的領導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得中部平原和西北拓荒團成為了一個繁榮和穩定的地區。
然而,隨著天道曆500年的到來,這個世界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天災——蝗蟲災害。這場災難最初表現為大量的蝗蟲群侵襲農田,吞噬莊稼。但更為可怕的是,這些蝗蟲在吞食了一定量的糧食後,會進化成食人的怪物,對人類構成直接的威脅。
麵對這一災難,烏爾貢迅速組織起了應對措施。得益於多年的教育推廣和科技發展,中部平原已經擁有了近代的科技水平。烏爾貢帶領人們使用殺蟲劑和火焰焚燒等手段,在蝗蟲進化成食人怪物之前就對其進行了有效的控製。同時,科學家們還研究出了室內大棚種植技術,這不僅幫助人們在災難中保持了糧食供應,也為未來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儘管蝗蟲天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人口銳減,但烏爾貢的領導和人民的堅韌不拔使得這個世界最終撐過了這個難關。在災難過後,他們開始重建家園,同時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了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
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雖然在分分合合的戰爭中發展到了近代並撐過了第一次天災,但還是慢慢開始遇到了瓶頸。
在天道曆510年的一個陰鬱午後,中部平原的科技研究院內,一群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圍坐在烏爾貢的辦公室內,空氣中彌漫著焦慮和迷茫的氣息。窗外的天空烏雲密布。
這兩年的科技發展基本上停滯了,前景一片黯淡。即使李默然留下的基礎知識已經通過建立起來的教育體係廣泛普及,但技術上能取得的突破越來越少了。
“族長,我們的研究陷入了困境。”艾莫特,一位資深的科學家,他的眉頭緊鎖,手中拿著一份實驗報告,聲音中透露出無力感。“我們對原子結構的理解似乎達到了極限……‘神諭’隻告訴了我們原子核與電子的基本結構,但其內部的更多結構比我們相信的要複雜很多……”
李默然留下的知識已經開始慢慢走到儘頭了,對於更微觀的粒子,如誇克和輕子,以及原子核內部的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這個世界的人一無所知。這些現象超出了“神諭”的知識範圍,使得科學家們在深入探索物質本質時遇到了重重障礙。
辦公室內的燈光昏暗,映照著科學家們疲憊的麵容。他們的情緒低落,彼此交換著沉重的目光。艾琳,一位年輕的女科學家,她的眼神中閃爍著不甘。“我們的材料科學停滯不前,‘神諭’當中提到的火箭和無人機的概念雖然先進,但沒有合適的材料,這些技術不過是空中樓閣。”
烏爾貢靜靜地聽著,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思考著問題的根源。
“我們的能源技術也是如此。蒸汽機和內燃機雖然為我們提供了動力,但效率低下,且對環境的破壞不可逆轉。我們需要新的能源技術,但‘神諭’中並未提及太多。”一位技術人員聲音低沉,帶著一絲無奈。
“‘神諭’當中告訴了我們電解水製作氫氣的方式,氫氣倒是更清潔一些,但這種方式效率太低了,而更有效率的技術‘神諭’中並沒有說。”
“‘神諭’當中還提到了一種名為核聚變的能源利用方式,但是它隻說明了原理,我們根本不知道怎麼才能實現那具體的技術細節,太難了,簡直就像是在異想天開。”另一個技術員也是垂頭喪氣,“我們搗鼓了很久,還是沒能實現,會不會是我們對物質底層的結構認識還不夠呢……”
“不可能,那可是神明留下的‘神諭’,‘神諭’是絕對權威和正確的,過去這幾百年我們不都是靠著‘神諭’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嗎?”一位年長的科學家堅持道,“我們不能違反‘神諭’,它是我們的指引!”
討論中,一些科學家開始懷疑“神諭”的絕對性,而另一些則堅持認為“神諭”是不可違抗的權威。氣氛變得緊張,爭論聲此起彼伏。
烏爾貢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外麵陰沉的天空,他的思緒回到了五百年前的那個午後。
那個男人使用著塔卡的身體,說出了一些超越烏爾貢認知的話語,自己想要稱呼對方為神明,卻被對方拒絕了。
“接下來是我的第一條‘神諭’,也是最重要的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