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賢和他的妻子的確都已經自殺了……”
帶路的人指著後院的兩座墳包,對奉命前來確認情況的新王說道。
“我不信,這樣不能排除他們畏罪潛逃的可能。”新王板著臉,語氣當中不帶有任何溫度。
“把他們的墳刨開,驗明正身。”
“王莽!你也不用做到這麼絕吧?他人都死了,到底還有哪裡可以礙著你?”聽到了新王的命令,原本就悲痛欲絕的董賢親人更加是無法接受。
身後的羽林軍也猶豫著,刨死人墳這種事情確實是有點過分了。
“在這裡,你們應該聽誰的?”新王冷冷地說。
“聽……聽您的……”眾人紛紛回答道。
“確認董賢是否真死,還是以死亡為由頭躲起來對抗朝廷,這可是太皇太後的意思。”他的話語強硬得沒有一點回轉的餘地。
眾人隻好聽從新王的命令,將董賢與其妻子的屍首刨了出來。
新王親自動手驗證身份,看著董賢那張已經毫無生氣的臉,他沒有一絲的憐憫,他在對方身上搜到了那剩下的“補品”,這個笨蛋果然是帶身上了。
在銷毀掉那最後的證據後,他才不慌不忙地對眾人說道:“辛苦了,已經確認董賢因為無法接受彈劾結果而自殺,可以回稟太皇太後了。”
在第二天的朝堂,因為大司馬董賢自殺,太皇太後問群臣應該由誰擔任新的大司馬。
在朝廷混了那麼久的文武百官也不傻,誰都看得清楚現在的天下又回到了王氏家族的掌控中。
就像是試卷的出題人並不是在問你問題,那題製定出來的時候就早有了參考答案,你要做的不是寫上自己的回答,而是猜出那個正確的答案。
而那個答案已經非常明顯了,幾乎是貼在臉上。眾人紛紛推薦王莽成為新的大司馬。
新王終於重新獲得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但這還不是他想要得到的最終結果,想要跨出那最後的一步,仍然還差些火候,世家門閥套在他身上的枷鎖還沒有摘除,對於最看重出身血統的世家門閥和皇權,他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極限了。
敢做權臣操控一切的人不少,敢直接衝擊整個“規則秩序”的沒有幾個。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新王看著一個個趕著向自己祝賀道喜的官員們,在心中暗自笑道,“後世那位以我作為反例的詩人說的道理倒是沒錯,還需要循序漸進……”
皇帝二十五歲就駕崩了,並且他比起妃子,更加喜歡的是董賢,所以一個後代都沒有,因為太年輕,甚至連繼承人都沒有在生前確定。
那這新皇帝由誰來當自然是由太皇太後和新王說了算,隻要在“血統”上符合自古以來的“規則秩序”,其他的大臣也不敢如何反對。
太皇太後秘密召見了新王,她現在對於這位能力出色的侄子無比信任:“你覺得下一任皇帝由誰來當比較適合,這國不可一日無主,必須儘快做出決定。”
“您還記得傅氏嗎?”新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太皇太後一句。
太皇太後微微一愣,隨即說道:“怎麼可能忘記……”
當初她的兒子死了,也沒有子嗣,隻能按照事先準備的預案讓和她沒有直接血緣的劉欣登基,劉欣的母親傅氏立刻就帶著自己的家族和王家爭奪權力,要不是新王給她提出的“比命長”戰術熬死了傅氏,王家現在都要被傅家踩頭。
“所以,這個新皇帝背後的外戚家族不能過於強勢,並且要將他們攔在宮外,不能給他們接近權力核心的機會。”新王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