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二十六。
離開四錦城的前一天午後,下雨了。
夏日的雨水湍急又突然,雨勢很大,不出片刻就澆濕了王宮大殿的屋簷,透明雨滴如珠簾那般扯成一長串,季清歡坐在書房裡,抬眼便能望見。
下起雨來反倒叫空氣更悶。
說不出的潮濕悶意,惴惴淤固在心底。
“......”
“請小王爺放心。”
書桌前的堂中還坐著幾位將領。
倒也不算正規議事,坐到一塊兒喝喝茶。
明日就要彙兵離開四錦城了。
季清歡翻著手邊冊子,頭也沒抬的朝左邊問。
“五叔,糧草都置辦妥當了麼。”
“哎,”陳老五撥著青瓷盞中的茶葉,望向桌後一身寶藍色錦衫的季阿元,開嗓告知。
“糧草正往袁州城裡運送,聚到瓷城,此次西夏宗族商會出了不少力,據說掏空了七處郡府縣衙的儲備倉,全都是先緊著戰事吃用.....”
“百姓們的糧草可足?”季清歡從一遝冊子裡抬起頭,顯然挺重視這件事。
旁邊坐著的四位都是京軍將領。
雖說他們不管後勤,卻也轉頭聽著。
畢竟是關係民生的大事。
陳老五一頓,放下茶盞思索著回話:“今年雨水頗豐,地裡的糧食必然長得好,按說是無礙的。”
話音聽著像是不確定?
但能叫陳老五不確定的事,那就是不想確定。
“...今年戰事多,”季清歡蹙了蹙眉,把手中冊子合上,再抬眸時便有了些為君者的氣勢,他嗓音沉穩道,“西夏從年初到現在繳過三回糧,傅氏兩回,趙氏一回,如今我們又征糧一次,百姓守著那點薄田總共才收多少?”
縣衙儲備糧倉被他們搬空了。
百姓們知道後必然惶惶。
可是戰事要緊,不征收糧草也不行。
十萬大軍總不能餓著肚子出戰。
這事兒就看季清歡怎麼周旋了,剛坐上王位就得征糧.....
君主哪裡是好當的。
弄不好就是——
軍心渙散,民心生怨。
兩頭都保不全。
“......”
有人問:“那麼,您是想把糧食退回去?”
“沒錯。”季清歡點點頭。
這事兒他已經思量一上午了。
“這,”陳老五捋了捋胡須,忍不住稍加提醒,“小王爺憂民之心仁義,可咱軍中糧草也不是足足夠數的,再說民間秋後便能收糧,左不過三兩個月.....”
等到秋收之後,百姓們的糧食肯定夠吃,儲備糧倉也就空這三兩個月罷了,論說是不礙事。
況且就算真撞上天災,那也得先緊著戰事啊。
民心哪裡顧得上?
所以陳老五不太讚同把糧草退回去。
阿元的善心用在這裡,兵將就得餓肚子。
這一仗打輸了事大。
“我意已決,退糧,”季清歡垂眼說,指尖點了點桌麵,“撥出一成糧草分裝散發,但切記,不退回儲備倉,讓兵將親自送到百姓們手裡,挨家挨戶的送,就說是本君體諒他們耕種辛苦,不忍收繳。”
幾位將領:“啊?!”
當真要退回糧草嗎?
陳老五有些焦急:“可這,咱軍中糧草也隻夠撐三兩個月的。”
到時候正打仗呢糧食沒了....
“三兩個月,”季清歡抬眸看著他們,忽地現出淺笑,“那豈不是到了秋收時?若軍中糧草不足,再征便是。”
眼下吃了他的加餐。
等到秋收征糧時,百姓們就不好生怨了。
此舉也能叫百姓知道——
雖然戰事吃緊,但小王爺心裡還是掛念民生的,不忍征糧。
奈何為了保家衛國,隻能征糧。
退糧是求一個體諒。
也是為下一次征糧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