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稍作商量,一致選定版稅分成。這可是有長期回報的,是源源不斷下金蛋的‘金雞’。
韓清韻,“張總編,我就選擇版稅分成了。咱們什麼時候定價格簽合同?”
張茜打了個響指,“好,既然定下來,那現在咱們就要談價格了。”
聽到現在就要定價格,幾個人立刻打起精神。
張茜手指敲著桌麵,“書的價格跟作者知名度有很大的關係,有知名度的作家,百萬字的小說可以定價在10元以上一本;新人作家則是5塊到8塊。很顯然,咱們小韓同誌是新作者。我們出版社給韓清韻定的是6塊錢一本。”
討價還價的環節,自然是何朝陽出馬了,他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不不,賬不能這麼算。剛才您也誇韓清韻同誌的作品,從文筆到架構都很不錯。
實不相瞞,這幾本書我已經看了一半了,我是韓清韻同誌的忠實讀者,能把我吸引住的書可不多。
可以說,她的寫作風格非常有感染力,我對她的銷售量也很有信心。價格定得越高咱們出版社掙得也越多您說是不是?”
張總編,“我倒是想定它20塊一本才好呢,問題是要能賣得出去啊?”
何朝陽賣力的接著勸,“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咱就來個新人最高標準8塊。
哎喲,老百姓哪知道哪個作家知名度高,老百姓看的是內容。隻要內容他們接受,咱們就贏了。”
張茜沉默不語,手指依然敲著桌麵,而且越敲越急,這是她的職業習慣,思考問題的時候就喜歡敲桌麵。
手指終於停下,“那就試試八塊,咱就說好了,如果8塊錢銷售量上不去,價格就要下調。”
韓清韻同意。
既然定下價格,就開始談出版社和韓清韻怎麼分成,又是一番唇槍舌劍。
何朝陽堅持四六開,出版社四韓清韻六。張茜要求五五開。
最後談攏,韓清韻拿55%,出版社45%。彆看區區0.5%,印刷數量上來,這筆錢可就相當可觀了。
這是一家全國有名的大出版社,他們出版的書能銷往全國各地。可以預見,將來韓清韻這幾部作品能帶來多少收益。
半年結算一次,由何朝陽作為代理,當著張總的麵,韓清韻把這事委托給何朝陽。這次的結果還算是皆大歡喜。
因為張總編還要去跑印刷廠,所以就沒跟三個人一起去吃飯。
三個人談下一筆大合同,都格外高興。一看時間離中午也不遠了,三個人決定去私房菜館搓一頓,莫從之請客。
私房菜館不但菜好,還安靜,不會有多餘的人來打擾,說什麼話都方便。
到了私房菜館,問清有什麼菜,把菜點好之後幾個人就聊起今天的事。
韓清韻,“我算了一下,要是8塊錢一本,如果首次印刷5萬冊的話,那就是40萬,8%的版稅就是三萬二。
再乘以55%,也就是我拿一萬七千六。這還隻是一本書,同誌們,歡呼吧,我們要發財了。”
兩個男人也跟著興奮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