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鳳雲華宅(1 / 2)

“你做電視節目,工資能有這麼多錢?”父親努力讓自己語氣變得正常。

“爸,您平時不喜歡看電視,也不會網上衝浪,但你想想看,一個電視節目有這麼多人看,這些就是人氣,也是流量,現在這個社會,誰掌握了這些,誰就能賺大錢。”

父親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手中剁餡的動作慢了些,像是在消化這番新說辭。

“明白啊,和過去戲班子唱戲,誰角兒唱得好、看的人多,掙的就多,是一個道理。”

秦浩樂了,笑著回應:“爸,您這麼理解倒也沒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現在就是換了個新形式,在電視、網絡上播節目。”

父親“哦”了一聲,又加快了手上的速度說道:“這掙得也太多了。”

秦浩想了想說道:“但凡有點成就,乾一番事業,這錢真不算什麼,往後的收入隻會越來越多。”

母親在一旁附和:“你看老問啥呢,孩子掙錢多不是個好事兒麼,這就看出學曆高的作用了,孩子上了這麼長時間的學,功課那麼用功,你看,出來就能掙大錢,這錢就是該咱們孩子賺。”

她側頭又說道:“記得財不露白,給我們看沒關係,其他人半分都不能漏。”

“知道了媽。”

秦浩心中滿是無奈的苦笑,“學曆高就能出來掙大錢”,這說法在他看來,著實是個謬論。

猶記得他離開校園的那一年,就業形勢堪稱史上最嚴峻,畢業生人數如潮水般猛漲,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曆史新高。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可憐的就業率,僅有區區47.36%。整個應聘市場仿佛一場殘酷的角鬥場,“內卷”的浪潮令人喘不過氣。

也是有解決之道,然後專家們座談給出的研究之後的建議,也多是指向運營類或者客戶銷售類崗位,好就業了!可這些崗位又何嘗不是朝不保夕?

市場的容納空間猶如一口容量有限的大鍋,而經濟的不景氣,恰似鍋中的水逐漸乾涸。

資本為了逐利,絞儘腦汁地壓縮人力成本,恨不得讓一個人挑起十個人的重擔。

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們,麵臨著兩難的抉擇。要麼像千軍萬馬擠在獨木橋上,不顧一切地去考公考編,要麼就隻能懷揣著毫無工作經驗的單薄資曆,四處碰壁,滿心的希望在一次次拒絕中被消磨殆儘。

最終,不少人無奈之下,隻能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鄉,在那片熟悉的安逸中尋求慰藉。

那些畢業於雙一流院校的學生,看似稍占優勢,有那麼一絲微茫的機會踏入大廠的門檻。

但實際上,也是從幾百人中層層篩選出寥寥幾個尖子,尖子生就被重視了?

並不是,一旦進入職場,都是大同小異的情況,職場的潛規則使之陷入了無儘的自我內耗。遭受著各種無端的pUA,在高壓的環境下,逐漸變得麻木,失去了最初的棱角。為了每個月最終到手的幾千塊錢,隻能點頭哈腰地應付著各種工作,隨波逐流,慢慢活的像個灰不溜秋的土狗一樣。

雙一流院校的畢業生尚且如此,那些普通院校的學生處境之艱難,

更是可想而知,賺錢,談何容易!秦浩每每想到這些,都不禁感慨萬千。好在他自帶穿越者的bUFF,想想真是老天垂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