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睡覺時,方茴靠在秦浩的懷裡,在他的胸口畫著圈圈,慵懶道:“我收她進工作室,連累你應了這麼多條件,沒給你找麻煩吧。”
秦浩低頭看著她,輕笑道:“哪裡算的上麻煩,不過順手提帶一下,關鍵是她也確實有實力,不比好聲音那些出圈的實力的學員差,放在這麼偏遠的地方憑白埋沒了人才,以後你也記住,咱倆不分彼此,我能給出的條件,是你在外麵的底氣,也是你談判的籌碼。”
“哦。”方茴微不可察的抿了下唇,手抱的愈發緊了些。
“彆抱這麼緊,喘不動氣了。”
………………
轉眼,兩天時光悄然流逝。
這兩日,秦浩一直跟著張媚四處遊曆,將大大小小的民間工坊、非遺工作室、紮染館、祠堂、古居都逛了個遍,就連周邊的農作物與風景,也都打探得清清楚楚。此地著實不錯,北方眼看就要進入寒冬,這兒卻溫度適宜,剛好契合新節目的取景要求。
這兩天,花溪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青石板路的兩旁乾乾淨淨,不見絲毫垃圾的蹤影,以往那些穿著邋遢的村民,如今也難得碰上幾個。就連村東邊安橋附近的商鋪與集市,也都經過了一番精心美化,放眼望去,整個村子煥然一新。
劉書記拎著“特產”過來,還特地叮囑秦浩先嘗嘗竹筐底下的,說是格外新鮮。秦浩看都沒看,直接婉拒了這份好意,接著給劉書記帶來一個喜訊:考察工作進展得極為順利,這兒不管是景致還是民俗,都特彆契合節目要求,新節目的取景地暫時就定在花溪村了。
臨到末尾,秦浩還特意誇了誇張媚,講她介紹得事無巨細,做事既用心又有耐心。
劉書記大概是興奮過了頭,一時間囁嚅著,半天組織不出一句完整道謝的話,隨後語無倫次地說了一連串感謝言辭。等他轉身離開的時候,秦浩竟瞧見他的眼角微微濕潤了。
“秦總,這份土特產拜托收下吧,這些年我們為了引資開發也花了不少錢了,如果咱們早點認識,我們的致富之路也不會走的這樣艱難了。”
至此,秦浩打心底對這位村書記生出幾分由衷的欽佩。水至清則無魚,清官不務實亦稱不上一位好官,也或許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可他懂得靈活運用些“手段”推動工作,有心想著幫村民過上富裕日子,這就稱得上是一位好乾部。
“劉書記,咱們彆把事情搞複雜了,純粹些好麼。”秦浩還是婉拒了。
劉滔比了個大拇指,點了點頭,跟他保證隻要是村裡的障礙,他都可以擺得平,拿自己的身體幫欄目組的車墊路都沒有問題。
“誇張了誇張了。”
“這還很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