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未聽後,這才心稍放寬,也笑道:“自然要請大師坐坐!”
說罷,一抬手間,二人皆化作一道光影,被吸納入了洞府之中。
……
……
玄龜洞府之內。
一張兩尺長寬的小石桌上,正沸騰一壺熱水騰騰的靈茶水。
元心和尚也隻在此刻盤坐,淺飲了一口靈茶,才複而開口道:
“說來,倒是機緣巧合。”
“佛說,緣分因果,觀而自在。”
“回憶百年之前,在吳國一處小坊市之時,應當是老衲與道友的初見。”
周未自然知曉元心和尚說的是當年靖靈山坊市。
“道友與我佛有緣。”
元心和尚忽而如此說了句,“當年若是道友購了一冊佛經,此刻或真是我佛門中人。”
元心和尚在那時便已是晉南真君之下第一修士,且精通卜算,在那時忽而心有所感,臨時起意,才要去一趟靖靈山坊市。
不過他雖然遇上了讓他心血來潮的周未,卻並沒有引周未入佛門,也算是陰差陽錯。
他即使是真君之下第一人,但畢竟不是真君,也難以真如同何仙公一般感知到周未的道韻。
……
聽得元心和尚如此說,周未也微微愣神。
對於那時初出茅廬的他而言,涉世未深,不知修行界險惡,既有佛門高人要招納他入門修士,作為佛修,恐怕那時的他也極難拒絕。
隻是“如果”二字,從來不曾出現在周未的世界裡。
他從未後悔過。
頓了頓,周未的目光又恢複堅定之色,他沉聲道:
“佛,道本為一體,皆在修行自身。”
“佛門中人與道門中人沒有太大的區彆。”
元心和尚看向周未,神色仍然未變,隻是心裡對周未的道心堅定更為讚許。
“看來道友當年在佛會之上聽經,雖然昏昏欲睡,但總也聽進去了些。”
“佛本亦是道,不外乎修己度人四字。”
“大師說的是……隻是不知大師當年為何隱藏在靖靈山坊市?”
周未仍有些疑惑。
“是為解決些許禍端。”
元心和尚倒也直白,一五一十地與周未講道:“鬼魔殿的布置,主要集中在大吳……”
“這些年老衲大多時間都奔走於此,不過……最終還是邪修泛濫成災。”
“以至生靈塗炭,是老衲之過也。”
元心和尚歎了口氣。
“我等處於此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大師也不必自責。”
周未低聲道。
“凡戰爭一起,總要招致生靈塗炭。”
大吳的邪修出現得的確太多,包括那兩位結丹期的邪修,也不知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他此刻聽元心和尚說起,才明白如若不是元心和尚東奔西跑,恐怕如今的鬼魔殿勢力還要更盛一籌。
元心和尚微微地抬頭,他那老朽的眼神中忽而多出一番神采,隻頓了片刻便道:
“因而便要設法化解此戰才好。”
周未眉頭一皺。
他忽而察覺到一絲怪異,畢竟眼前的形勢,大戰必然爆發,前期的數十年間,大魏與四國的碰撞已積累了大量火花,稍加觸碰,便是遮天大戰。
而在此等情形之下,元心和尚竟能說出要化解大戰,那麼他定是有所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