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個太子替父親征,孫傳庭也不知是好是壞,但最起碼現在的情況下來看,是好的。
替父親征的太子,替父下達了讓孫傳庭停止出征等待戰機軍令,讓這位明朝最後頂梁柱的命運,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而朱慈烺留下的那一串人名,自然是舉薦信,為防止尤世威等人不聽從孫傳庭的號召,朱慈烺還特意為孫傳庭準備了以替父親征、撫軍太子名義下達的求賢令。
孫傳庭麾下的秦軍,勇則勇,但諸將的忠誠度卻是個很大的問題,除了一個高傑,剩下的牛成虎、白廣恩等,無一不是牆頭草。
全靠孫傳庭威望和個人魅力,才將這一群驕兵悍將、牆頭草,擰成一團。
文官:都任,武將:尤世威、尤世祿、惠顯、劉廷傑、王世欽、王世國、侯世祿、侯拱極、王學書、李昌齡。
一文官,十武將,無一不是對朝廷忠心耿耿,且有能力之人,特彆是軍中宿將尤世威,更是有名將之稱,有他們加入孫傳庭的秦軍,秦軍的戰力及忠誠度,都將得到提升。
當送完信高文采,回到霞雲嶺山腳下的太子行營時,單從營帳規模來看,比當初的幾百東宮侍衛、幾百錦衣衛、幾百東廠番子加起來總數才不到一千兵馬來說,如今的規模已經擴大了數倍不止。
轅門口,朱慈烺早已領著麾下文武前來迎接,小小錦衣衛千戶,竟然有著如此禮遇,讓高文采受寵若驚到了極致,可朱慈烺偏偏還一副本該如此的樣子,根本不在意迎接的規格是不是高了,也不委婉,也不寒暄,而是直接問起了正事:
“高千戶,事情辦的如何?”
沒有複雜的繁複縟節,又如此的雷厲風行,這才是軍營該有的樣子,本就對朝廷忠心耿耿的高文采徹底信服,也讓隨高文采一同回來的人眼前一亮:
“幸不辱命,孫督師同意了暫停出征,以等待戰機。
對殿下在朝堂懲奸除惡的事跡,大加讚揚。
並爽快的同意太子殿下您的請求,親自從麾下挑選了五十名年輕的中低層武官,幫助我們組建新軍。”
說著高文采開始介紹身邊之人:
“一人三馬,五十騎,都是秦軍的中低層武官,各個都按殿下您的要求,不超過三十歲不說,還都是弓馬爛熟的好手,也都是老行伍,作戰經驗豐富。
並且還派出了自己的長子。”
高文采指了指最前麵的三位頂盔摜甲的年輕將領。
三將中,中間的一位高大魁梧、容貌偉岸,其拱手行禮:
“甲胄在身,不能行全禮,末將秦軍孫督師標軍千總孫世瑞,參見太子殿下。”
左右兩位將領也連忙行禮:
“末將,秦軍高傑總兵麾下千總孫喜策、把總李元胤,參見太子殿下。”
“好好好!果然英雄出少年,沒想到孫督師竟然連自己的長子都舍得割愛,我等也必不能負了孫督師的一番苦心呀!”…。。
朱慈烺給孫傳庭推薦了都任、尤世威等,一文時武,自然不會忘了給自己新組建的撫軍太軍填充人才。
就在高文采送信及接人回來的這一來一回,近一個月,朱慈烺“廣發求賢令”,也初具成效。
首先是近在咫尺的京城,錦衣衛王國興、李若珪、高文采三人轉到了自己的麾下。
科舉分文武,但明朝自從瓦剌留學生之後,文貴武輕發展到了極致,一個小小七品文官都能指著一品總兵鼻子罵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