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西入川,怕埋伏,往北各城又全是團練,稍微被拖延一下,就會被明太子主力追上,東麵就是明太子大軍殺來的方向。
李自成能選的就隻有兩條路了,跟明太子決戰,或者渡江南下,去張獻忠的地盤。
四十二萬大軍,還是明太子加孫傳庭,能臣猛將更是數不勝數,這個時候李自成會看不清形勢去硬剛。
那就不會先後活過眾多督師的圍剿了。
最終李自成大軍渡江,進入到張獻忠占據的嶽州府。
渡江之後,李自成先是鬆了口氣。
有了長江作為依托,李自成自信可以憑借麾下眾多的騎兵,來了半渡而擊,這個時候明太子還追來,他也完全有信心來個決戰並取勝了。
可過後就覺得古怪起來。
想想當初在南直隸江北,那川流不息的明軍水師戰船,如今為何不來阻攔他渡江?
還有為何明太子派騎兵先行,來個半渡而擊,攻擊他的後路。
三十萬大軍渡江,可不是簡單的事。
剛想到這些,長江上立馬出現了明軍的水師戰船,讓李自成更覺古怪,可他隻猜出了明太子是故意讓他渡江到湖南的,卻猜不出明太子為啥要這麼做。
“難道是為了讓自己跟張獻忠兩虎相爭?”
“還是他明太子也玩起了養寇自重?”
李自成開始了他的猜測。
不過無論如何,他現在的首要問題已經不是明太子,而是張獻忠了。
……
江北,四十二萬大軍的巨大軍營,朱慈烺正和孫傳庭、史可法還有武昌趕過來的呂大器,依依惜彆。
“孫督師,史總督,呂總督,流寇就交給你們了!
孤會讓鄭家繼續給你們供應後勤補給,保障爾等大軍。
可你們也不要貪功冒進,一定要穩紮穩打,重要的是穩住局勢。
堵住流寇北上東進之路,同時堵住他們的入川之路。
之後,再尋求戰功。
一個湖南,是無法同時養起李自成、張獻忠兩支各數十萬的大軍的,就算是困,也能把他倆困死了。
等孤趕走了清虜也好,或者你三位慢慢困死他們也好,總之,切不可急於決戰。
至於兵部萬一下達了催戰,你直接讓兵部找孤!”
以孫傳庭的能力,朱慈烺沒什麼好擔心的,最怕的還是被催戰逼死,因此直接大包大攬。
其實如今內閣更替換代,資曆最老的範景文當上了首輔,兵部尚書又是馮元颺。
很多來自崇禎不合理、又總是朝令夕改的命令,已經被內閣和兵部,暗暗給壓下來了。
朱慈烺沒有讓孫傳庭繼續統領原秦軍諸將,經過整編以及分田,秦軍早已經是朱慈烺的嫡係,因此,誰留誰跟朱慈烺北上伐清,也就是朱慈烺自己一句話的事。
原秦軍諸將,朱慈烺隻給孫傳庭留下了高傑部。…。。
又安排二代東宮侍衛長郝搖旗、探花營副將武榜眼出身的李喬,分彆出任湖南總兵、援剿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