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章 渡海伐清(二)(2 / 2)

帆船折返四五天後,就會有第二批明軍在此登陸。

除了三岔河口,一百多艘明軍運兵船,已經停靠在了旅順口,上萬明軍登陸了旅順口,並依托沙灘開始修建防禦工事,以迎接下一批的明軍登陸部隊。

鎮北島,也就是後世的鬱陵島,黃蜚、陳永福兩鎮人馬,四萬大軍,早在此島集結。

四萬大軍,分批次乘船,直達正西麵的朝鮮江原道,並在朝鮮襄陽城的東麵登陸。

麵對明朝天兵,江原道的朝鮮人分成了三類。

一類,是在尊崇儒道的山黨組織下,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一類,是閉門不出,選擇觀望。

最後一類,就是媚清派。

不過不等他們做出反應,潛入襄陽城的明軍死士,在山黨家丁的配合下,已經將他們全部拿下。

大明東江鎮,時隔十幾年,再次登陸朝鮮,還是從漢城東麵的江原道登陸,並當天就拿下了襄陽城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王都漢城。

……

漢城雖是王都,實際上就是一個臟亂差的貧民窟,加少數達官貴人的府邸。

王都城牆低矮,雖有其形,卻跟大明的一座縣城差不多高,還發生過幾次兵禍。

雖把主體修補了,但細看,城牆還是破破爛爛,完全沒有王都該有的堅城樣子。

四座城門附近,全是百姓的茅草屋,而做為王都的主要城門,卻並不比門邊上的茅草屋高出多少。

對著城門的街道,看上去更是臟亂不堪,而且直接就是一條土路,一旦下雨,就立馬變得泥濘不堪。

這個時候百姓進城,給人的感覺進的就不是王都,而是誰家的池塘。

王都自然有王宮,但就是這麼個王都內,僅有的三座宮殿還被豐成秀吉給一把火燒了。

殘垣斷壁最多的昌德宮,被簡單翻新了一下之後,就成了唯一的宮殿。

昌德宮內,被嚇到了的朝鮮國王李倧,正號召文武百官,商議對策。

剛剛走完參拜禮儀,宦官就開始詢問:

“明之東江鎮在江原道登陸,襄陽城告破,有大臣提議移架避居江華島,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國家不大,架子不小,坐在王位上的李倧根本不張口,一切由宦官代替他說話。

至於有大臣提議逃往江華島,自然是假的,這根本就是李倧自己想逃。

“吾王,萬萬不可呀!

明軍從海上來,江華島去不得!去不得呀!”

再腐敗的朝堂,也總有那麼幾個忠臣,其中一個忠臣就提出了反對。

這一提醒,又把李倧嚇了一跳,還好沒有偷偷摸摸的前往常去的江華島,要是真去了,不就成了甕中之鱉。

李倧連忙給宦官打眼色,宦官心領神會,扯著鴨公嗓子問道:

“那避往公州如何?”

“王上,明軍遠在江原道,中間還隔著大山,豈可望風而逃?”

忠臣的話,總是那麼刺耳,聽的李倧恨不得暴起殺人,可為今之計,是到底應該逃往哪裡。

至於抵抗,輪番被倭寇和滿清虐了幾次的李倧,從不覺得他能抵擋住天朝上國的天兵天將。

最主要是,他比誰都清楚,整個朝鮮,心懷大明的人,多到有多誇張的地步。3928815。。

回憶破天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