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章 清兵入朝鮮(二)(1 / 2)

孫思克領著兩萬漢軍綠營兵、十萬朝鮮綠營兵入朝鮮之後,受到的抵抗更少,幾乎是剛派出人前去喊話,簡單商議了一下條件,對方就開城投降了。

如此,孫思克可謂是一路上勢如破竹,兵鋒直指朝鮮王都漢城。

漢城朝堂,理應是一片叫和的場麵沒有出現,朝鮮百官反而詭異的湧現出了大量主戰派。

“王上!清兵來犯,我們當下令各城,令他們嚴防死守!

同時應號召天下英雄,共同守衛漢城,利用經過數月修繕,已經可以稱之為朝鮮第一堅城的漢城,來消耗滿清兵力!

讓漢城成為清虜的血肉磨坊!

清虜在漢城受挫之後,如此,再對明軍許以重利,讓明軍再渡海偷襲一次滿洲腹地。

那麼,我們就勝利可期矣!”

說這話的不是眾正雲集的儒林山黨黨魁金集,也不是山黨成員。

反而是當初降清派的領袖,金自點。

此時的金自點,早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成了最好戰的一派,當初的降清派,也都成了反清的急先鋒。

張國維、沈廷揚離開朝鮮朝堂後,金自點被明軍扶到了領議政的位置,還掌控了備邊司,等於全掌了朝鮮的軍政大權。

投清派,成了反清急先鋒。

曾經的忠明反清派,雖沒有金自點呼籲的那麼厲害,卻也不會提出反對意見。

倒是曾經的中立派,卻提出了反問。

“明軍已經走了!

他們隻管遷移軍中朝鮮籍的軍眷,根本不管我們,明軍已經拋棄了我們,渡海走了!”

發言的中立派大臣,整個人是痛心疾首,明明幾個月前還是好好的,為什麼如今會鬨到這個地步。

“明太子正值少年英雄期,鏡城大君失了禮,隻要我們命令鏡城大君負荊請罪,誠懇的向明太子道歉。

明太子殿下,自然會看在大明與朝鮮兩百年的交情上,返回回來的!

而且,我們隻要把清虜的主力拖在了漢城,給了明軍可乘之機,以明太子的統帥才能,會放過這個機會?”

“我們哪裡還有兵力守漢城呀!

加入明軍的朝鮮男丁就有十萬。

我們又先後組織了共二十萬大軍,攻打遼東,已經榨乾了我們朝鮮的所有兵力。

而這二十萬大軍,隻有三萬隨著鏡城大君回來了,卻又都去了鏡城都護府封地,選擇了聽調不聽宣。

剩下隻有不到三萬,隨著林府院君,一路南下,到了漢城。

光靠這三萬兵力,如何應對滿清十幾萬大軍?”

又有中立派的大臣提出了異議。

這讓金自點咬牙切齒,隻覺得,當初明軍在把持朝鮮朝堂的時候,對排除異己,做的太輕了。

他自己上台之後,又沒來得及深入清洗,才讓如今這朝堂上,總會出現第二個聲音。

想著當初的投名狀,還有早已經轉移到了濟州島的整個家族,以及身邊由明太子東宮侍衛全權統領的護衛家丁。…。。

金自點不得不再次挺身而出:

“沒有兵,就征召奴婢男丁從軍,所有從軍的奴婢,皆可取消奴籍,升為良人。

都到了家國存亡的時候了,諸位朝鮮的棟梁,不會還舍不得放出家中的農奴吧!

本官作為領議政,備邊司都提調,願意帶頭組織家族的所有奴婢男丁從軍,以保衛朝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