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舞台之上,兩名伶人開始高談闊論。
“伏愚子,那肇建國勢大,屢有亡我之意。吾想修葺兵甲,勤練士卒,等到他們發生內亂,就趁機出兵征討,如何?”
“賢卿,咱們因餘民寡力薄,不應輕啟戰端,還是保境安民,對內修養生息的好。”
伏愚子這番話,聽得台下眾豪強們紛紛點頭稱是。
聰明之人,很快便察覺出,這肇建國乃是比喻曹魏,而因餘則是季漢。
季漢多年北伐,雖諸葛丞相特彆注重維護民生,但長年累月的用兵,也讓這些益州豪強們備受滋擾。
這時,正麵對舞台觀戲的譙周心頭一動。
肇建、因餘,伏愚子、高賢卿……
這幾個名字怎會如此熟悉?
好像自己曾經在哪裡聽過似的。
譙周卻怎麼想也想不起來,他是在何處聽過這些名字。
他可不知道,劉瑤這出《仇國策》乃是以他譙周多年後寫的一篇《仇國論》為藍本,改編而來的。
劉瑤此時正在暗處觀察眾人的表情。
豪強們對伏愚子的讚同,在他意料之中。
而譙周一邊看,一邊撫須凝思的複雜神情,更令劉瑤心中好笑。
“這叫先把你的《仇國論》寫了,讓你以後無文可寫。”
雖然譙周上次來鶴鳴樓,就被生動教育了一番,但對於這個益州本地投降頭子,劉瑤還是不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