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劉瑤即將南征,人群中傳出一道響亮聲音。
“殿下南征,我們柳家願出子弟十人,壯士三百名,給殿下做親衛扈從。”
說話的,正是柳成。
眾豪強一聽,全都無比驚愕。
出壯士三百也就罷了,畢竟那些人都是騾馬,死了可以再招。
但十名柳家子弟也要跟隨劉瑤出征,就表明成都第一大姓柳家願意把寶押在劉瑤身上,押在朝廷身上。
豪強大姓們的族人雖多,也不會隨便派出子弟親上戰場。
那可是真要死人的。
不過,他們哪裡知道柳成的小算盤?
按照柳家家主的謀劃,柳家子弟要儘可能多地入朝為官。
一出《仇國策》,雖讓柳前覺得投降曹魏並非什麼好事。
但子弟在季漢朝廷當官,對柳家也大有益處。
出仕做官,在執行察舉製選官的季漢,格外困難。
尤其是本地豪族,每年能獲得推薦當官的名額,格外的少。
若想儘快走向仕途,立下軍功是條捷徑。
所以,一聽聞劉瑤準備南征,柳成就打定了讓子弟們趁機立軍功的主意。
越是捷徑,風險也就越大。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所以,柳成還多了個心眼,讓子弟和私兵們去做劉瑤的親衛扈從。
劉瑤堂堂安定王,又是皇帝二兒子,他的身邊肯定最安全不過。
但柳成心眼多,劉瑤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