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阿鬥的眼淚(1 / 2)

劉禪穩穩坐在章德殿裡,旁邊是他如今最信任的大臣,也是雙重兒女親家,朝堂上的群臣之首費禕。

“文偉,吾欲重啟北伐,由向巨違和瑤兒帶部曲去汶山,與薑伯約從漢中帶來的兵馬合為一處,再經由陰平郡潛入羌中,聯合羌氐部落一起偷襲隴西郡,你看如何?”

劉禪將劉瑤前日入宮時教給他的話,一字不差地說給費禕聽。

如今,越巂和漢嘉的兩次成功平叛,讓劉禪對這個二兒子愈發看重,而劉瑤給皇宮送來的南中異寶更討劉禪歡心。

不說美麗異常的孔雀、會學人言的鸚鵡等等,就連如今上廁所時用的廁紙,儘是劉瑤所獻。

劉禪用後,大大改善了菊部舒適度。

自從黃皓死後,劉禪就再沒遇到過這麼貼心的人兒。

於是,當劉瑤把自己想北伐的意圖說出來後,阿鬥一口應承下來。

還拍著胸脯答應要替劉瑤說服費禕等大臣。

現在,阿鬥將劉瑤和薑維規劃好的北伐路線當麵講了出來,費禕不由得一皺眉頭。

“借助羌、氐的力量?”費禕提出異議,“這些胡人看似人數眾多,又與曹魏是死敵,可他們的戰力卻極為不堪,能幫咱們什麼忙?”

“嗯……”阿鬥仔細回憶劉瑤的說法,然後出言解釋:“若他們能出兵,就算隻在一旁有所牽製,亦能為我漢軍爭取幾分勝機。”

阿鬥記得劉瑤的原話是“炮灰”,但他不明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就當是牽製之解吧。

“何況,咱們若能從西麵的羌氐部落迂回到隴西郡,就不用如相父當年出兵那般艱難了。”

劉禪的話,這才開始打動費禕。

諸葛亮五次北伐,最難的就是翻越有“天下險阻”之稱的秦川。

想越過秦川再進攻雍、涼二州,有五種方式可以選擇。

其一是兵出祁山,直取天水郡。這也是諸葛亮北伐最常走的道路。

這條路既平坦易行,沿途有經過產麥區,漢軍可以就地取糧,不愁補給。

但同樣,曹魏在這裡的防守也最嚴密。

其二是陳倉道。諸葛亮第二次北伐便從這裡出發,穿越秦川、出散關,圍攻陳倉城。

可惜碰上了守城大師郝昭,糧草不足的諸葛亮短時間內沒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又聞曹魏援兵將至,隻好退軍離去。

第三條則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走的褒斜道,從斜穀口出秦川後便可到達五丈原。

第四條是儻駱道。

這條路的出口距離長安太近,起不到突襲作用,道路又崎嶇難行,所以諸葛亮並沒有選擇去走。

後來有個名叫曹爽的大聰明選擇走儻駱道伐蜀,因為運輸太困難,連牛、馬、騾、驢都給活活累死,最後落得個倉皇退兵的下場。

第五條則是“子午穀奇謀”所在的子午道。

上文那個大聰明他爹曹真就曾經發起“逆向子午穀奇謀”,從長安走子午道進攻漢中。…。。

後來一場雨將他困在那裡,冷漠的表情讓他非常傷心。

而劉瑤、薑維這次選擇的道路,比出祁山還要再往西偏一些。

這樣既可以避免翻越秦川這條天險,又能沿途獲得胡人部落裡的補給。

最重要的是,這種突然襲擊,很有可能像第一次北伐時那樣,打曹魏個措手不及。

但是費禕仍然有些不放心。

當了家才知柴米貴。

以前隨諸葛丞相北伐時,出動個十萬大軍都不覺得有什麼困難。

後勤有蔣琬負責保障,統兵之人有魏延這種僅次於關張的大將,處理事務還有自己和楊儀等一眾聰明能乾的官吏。

更彆提主帥更是算無遺策的諸葛丞相,當真是要啥有啥。

可如今丞相、魏延和楊儀都不在了,蔣琬年紀又大,季漢實際全靠費禕在上下支撐。

季漢的家底就這麼多,他可不敢輕易發動大規模戰爭。

“陛下打算出兵多少?”費禕試探著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