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曹魏朝廷的任免詔書還沒下來,但李簡還是被趙儼臨時安排到狄道縣,暫代縣長之職。
狄道縣是隴西重鎮,曆史上曾多次在這裡發生過圍繞隴西的大戰。
一聽“狄道”這個名字,便知其定與夷狄有關。
在春秋戰國時,這個地方便歸於秦國管理。
漢代更因縣中有不少狄人,故而將其命名為狄道。
這些夷狄與漢人數百年雜居在此,很多已經漢化。
當年馬超、韓遂起兵時,狄道官民大多跟著響應,後來慘遭虎步關右夏侯淵的平定。
狄道百姓也跟曹魏結下梁子,哪怕被其統治也屬於貌合神離。
這次蜀寇勾結羌氐侵犯隴西,狄道城幾乎沒有什麼戰鬥的痕跡,趙儼猜測其城中吏民定是不戰而降。
這種刁民聚居的邊境重鎮,必須派忠臣能吏駐守才行。
對於舍死忘生從蜀寇手中逃回來的李簡,趙儼很是放心。
李簡到達狄道縣後,立刻重組縣衙,整理檔案,安撫逃亡歸來的縣民,展現出一副能吏模樣。
而這一天,一輛馬車緩緩停到縣衙門口。
駕車的老者將一名頭戴麵紗的妙齡女子攙下車來,走到衙兵麵前,說是要求見李簡。
“李縣丞!不,現在應該叫李縣長了。”見到李簡,老者滿是風塵的臉上露出一抹喜色,但轉瞬又是無儘悲傷。
老者長歎一聲:“我父女二人剛從外郡回來,卻見家鄉鄣縣遭遇蜀寇侵犯,如今家人全被賊人擄走,我父女無依無靠,聽聞李縣長到了狄道縣,特來投奔,還望縣長收留!”
聽到這段哭訴,李簡的眸子裡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他連忙將這一老一少引入衙中:“原來是陳二叔,快跟我進去說話。”
等三人到了一間無人的小屋,李簡緊閉門窗,這才衝老者道:“你們是從成都來的吧?需要我做什麼?”
老者臉上那番悲戚之狀瞬間消失,轉而神色嚴肅起來:“李縣長,安定王殿下要我們潛伏在雍州,為漢軍打探敵情。”
“仆的名字叫做陳衝”,他介紹完自己又指向那妙齡女子:“這是螢華。我們二人都是安定王麾下的伶人。”
“伶人?”李簡在劉瑤臨走時,曾被對方囑咐要接應漢軍派來的暗諜。
但他萬沒想到,來的竟是兩個唱曲演戲的伶人。
怪不得剛才那番姿態如此逼真,舉止行為都跟逃難過來的鄉人一模一樣。
“我們剛從陰平潛入進來,急需兩張身份傳信,還請李縣長幫忙準備。”陳衝開門見山,說明了來意。
劉瑤在安排李簡潛伏在隴西之後,也將自己布網雍涼的諜報計劃和盤托出。
這些暗諜要想順利在雍涼開展工作,有一個曹魏百姓的身份至關重要。
而當時作為鄣縣縣丞的李簡,幫忙做這項工作最為合適。…。。
在百姓四散逃離、戶籍檔案又全被漢軍帶走的情況下,他編造個能瞞天過海的身份傳信極為容易。
於是,假扮父女的陳衝與螢華悄悄從陰平潛入隴西後,直接來到鄣縣與李簡接頭。
當下,郭淮正主政隴西,極力逃亡百姓,因此對於邊境管理十分鬆懈。
二人不僅輕鬆混了進來,還在鄣縣打聽到李簡去了狄道縣當臨時縣長。
“沒問題,”李簡凝思片刻,用極為嚴肅的口吻叮囑:“接下來的話,你二人要牢牢記住!”
他一字一句徐徐道來:“你二人依舊姓陳,陳老丈是初平四年從徐州避禍而來,先與父母在宛城落腳,後來又因張繡之亂逃往關中。建安二十二年遭遇大疫父母雙亡,黃初四年到隴西鄣縣安家娶妻生女,妻子難產而亡,唯與女兒相依為命。”
這是鄣縣一家同樣姓陳的外來戶的親身遭遇,如今被李簡安插在陳衝身上,極為合適。
陳衝和螢華默默將這些信息記在腦海之中,但聽著聽著,他們全都垂下頭來,神情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