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1 / 2)

蔣琬想把漢、吳聯手伐魏的時間改到明年八月,是有他的道理的。

按照之前與劉瑤擬定好的東征計劃,漢軍從水路進攻東三郡,最好是利用七、八月份漢、沔之水大漲的時機。

那時候,樓船不僅能借著上漲的水流迅速到達東三郡,打敵人個措手不及。

還能在返回時利用豐水期便於航行的優勢,儘快撤往漢中。

如果是四月東征,沔水的流量不大,行船更加困難。

可東吳使者濮陽興卻不考慮這些。

他認為漢軍隻是從旁配合,明年聯手伐魏的一切行動都應以吳軍為主。

“大司馬,不瞞你說。”濮陽興故意抬高了聲音,“這次伐魏,我們吳國預計要從四個方向同時發起攻擊,日期這方麵當真沒得商量。”

“何況,”他眼神中略帶一絲鄙夷,“漢軍自諸葛孔明亡故以後,在北伐雍涼方麵始終沒什麼佳績,這次何不遷就我國?咱們的目標可是一致的!”

“誰說丞相之後我們北伐沒有佳績?”蔣琬嗬嗬一笑,看濮陽興的眼神就像在看個傻子。

濮陽興似乎沒看懂對方的表情,繼續搖頭晃腦出言不遜:“馬平北喪師千餘,薑司馬無功而回,唯有廖太守還算打了個小勝仗,不過比起諸葛孔明可差之遠矣!”

顯然,東吳雖遠在數千裡之外,卻對季漢近年來的動作了如指掌。

“子元,你的消息太過時了。”

蔣琬笑著瞧了眼劉瑤,再扭頭用十分霸氣的語氣反駁濮陽興:“漢軍七月出羌中伐魏,殲敵兩萬餘,殺大將徐質,俘隴西太守馬顒,這些算不算佳績?”

“什麼?”在濮陽興的情報裡,還沒及時掌握三個多月前發生的戰事。

聽到蔣琬這麼說,他驚得目瞪口呆:“大司馬所言可都是真的?”

殲滅魏軍兩萬餘,還是精銳的雍涼軍團,這種事情他們東吳連想都不敢想。

更何況還俘虜了一名太守,這就是說漢軍當時已全盤控製了隴西,並打退了來自天水和長安的援軍。

這是何等的奇功!

“此次漢軍北伐的主帥便是我們的安定王、鎮北大將軍。”蔣琬伸手指向劉瑤,“殿下在此,老夫怎敢妄言?”

“領軍主帥,竟、竟是這位殿下?”濮陽興望向劉瑤,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璀璨輝煌的戰績,足足兩倍於他們東吳引以為傲的石亭之戰,而且還是眼前這個十六七歲季漢皇子領導的。

如此一來,自己剛才洋洋得意的東吳伐魏之功,在對方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濮陽興一時語塞,無力反駁蔣琬的要求,卻也不敢擅自替孫權更改出兵日期。

他愣在當場,手足無措,完全沒有一個使者應有的素質。

剛才那股子狂傲勁兒,也徹底消失。

“濮陽兄不必為難。”劉瑤主動打破了尷尬局麵,“既然吳軍這次謀劃許久,籌備充足,那我軍就依照貴國的計劃執行。”…。。

蔣琬一聽,眉頭緊鎖。

他剛想說些什麼,卻見劉瑤一個勁兒給自己使眼色。

若換作從前,就算皇帝阿鬥親自給他使眼色,蔣琬也未必理會。

可如今,劉瑤在他麵前展現出過人的智慧和與遠超實際年齡的成熟,蔣琬不得不相信對方這麼做必有深意。

“太,太好了!貴國能答應出兵簡直太好了!”突如其來的轉折,讓濮陽興大喜過望。

但他還是再次征詢了蔣琬的意見。

畢竟天底下都知道,季漢的軍政大權實際是在蔣大司馬手裡。

從蔣琬那兒也得到肯定答案後,濮陽興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孫權交給他的任務,總算順利完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