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群情激奮(1 / 2)

山窮水儘的胡人們看到全副武裝的漢人兵卒,哪能不嚇得魂飛魄散?

可這群士卒的隊長走上近前,看清楚胡人們的狼狽樣子,卻連忙擺手示意他們不要驚慌。

隨後用胡人的語言問道:“爾等可是我大漢涼州的百姓?”

胡人們一聽,逃竄的腳步又停了下來。

“我們是西海湖畔的胡人,這是我們大王治無戴,敢問足下是什麼人?”

一個稍微有點兒見識的胡人,發現對方似乎並無惡意。

“吾乃漢軍也。”士卒隊長挺了挺胸膛,“奉吾家安定王之命,前來此地接應爾等。”

“漢軍,你們是漢軍?”胡人們緊繃的神經徹底放鬆,大喜過望。

曆經生死逃亡、千辛萬苦,他們終於找到了隊伍。

“漢軍天兵,快請救救我們吧!”胡人們宛如一群逃難的乞丐,饑餓落魄到了極致。

漢軍隊長連忙讓手下將軍糧拿出,給這群人吃上,隨後見治無戴昏死在地,又拿出水袋喂到對方嘴裡。

半晌之後,這位涼州胡王才蘇醒過來。

一聽這些漢軍是安定王瑤派來接應自己的,治無戴和一眾胡人齊齊朝著南麵拜倒在地,口中感謝著劉瑤的救命之恩。

原來,劉瑤在得知郭淮掃蕩隴右群胡的情報後,便料到或許會有幸存的胡人逃亡季漢。

於是,他安排十餘支小隊在陰平、武都一帶來回巡邏。

為的就是把這群胡人接到自己身邊。

等治無戴在遝中見過劉瑤,哭訴完自己部落的悲慘遭遇後,他們也與羌氐胡人一樣被安置在了附近。

羌氐兩族聽聞郭淮在西海湖一帶大肆屠戮,便猜到自己留在那邊的族人們很可能也遭了毒手。

迷當、芒中、餓何、燒戈等各部首領紛紛請戰,要替留在老家的族人們報仇雪恨。

劉瑤並沒有答應他們立刻出兵,而是將這股恨意一直壓到四月。

薑維對他的這一做法非常讚同,同樣認為要好好憋一憋羌氐胡人的心中怒火,好讓他們在四月北伐時爆發更大的威力出來。

從一月到四月這段日子裡,劉瑤和薑維一直在陰平。

他們從羌氐胡人中選拔精壯,準備乾糧和其他武器裝備。

雖然在劉瑤的幫助下,季漢的鋼鐵產量大幅提升,但此時的好鐵好鋼全都用在了漢軍身上。

蔣琬打造水師舟船用鐵甚多,劉瑤不能因為自己配合東吳的一次小北伐就影響八月份的東征。

他好不容易才為這支胡人軍團每人準備了兩支鐵矛和十支羽箭。

至於鎧甲就無能為力了,胡人們隻能穿著自己編造的皮甲。

望著精挑細選的兩萬胡人騎兵,薑維卻感覺他們都未必打得過五千曹魏鐵騎。

“殿下,我聽聞郭淮手下有一支萬人騎部,據說乃是效仿虎騎所建,咱們這……”

薑維望了眼種族雜亂、甲胄各異、裝備極其落後的胡人們歎了口氣:“這樣的部曲,能打得過他們麼?”…。。

曹魏虎豹騎名揚天下,其中的虎騎便是人馬俱甲的重型騎兵。

郭淮仿造虎騎訓練的一萬重騎兵,絕非眼前這些隻有皮甲、長矛的羌氐雜胡可敵。

“伯約兄,”劉瑤看出對方的顧慮,他一勒胯下的青驄戰馬,“聖人曾言,武器雖乃兵之大事,然決勝於兩軍陣前者,是人也,而非器物也。”

“這是哪位聖人所言?我怎麼沒聽說過?”

薑維撓了撓頭,從《孫子》、《六韜》、《軍誌》再到諸葛亮留下的兵書,他自詡熟讀兵法,卻從未聽聞過劉瑤這般理論。

不過聰明透頂的薑維很快領悟到這句話的思想,認為此言大有道理。

靠著兵甲精銳,一漢能當五胡。

但數百年的對外征戰,漢既有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之功,卻也有李廣利、任尚之敗。

同樣的一漢當五胡,有人能打勝仗,有人卻大敗而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