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為了不讓吳郡朱氏的名望在自己手中黯淡,朱異必須在這場伐魏過程中建立功勳。
“攻襄必先攻樊。”在行軍路上,朱異向主帥朱然建議,“比起堅固的襄陽城,樊城更容易攻破,而樊城一破便是斷了襄陽的臂膀,我軍之勝可待矣。”
“後生可畏。”朱然拍了拍朱異朱季文的肩膀,“既然季文有此妙計,本帥便命汝為先鋒,全力進攻樊城。”
朱異明白對方想讓自己去消耗樊城的險惡用心,不過他絲毫不在乎。
他手下便有數千聽自己一人命令的部曲,不怕攻不下樊城。
“謹諾!”朱異遵命的聲音喊得很大,仿佛在向朱然示威。
就在全琮、朱然兩路大軍齊發之時,諸葛瑾、諸葛恪父子也各率一軍出動。
他們倆都屬於偏師,乃是分彆給朱然、全琮打掩護,做策應的。
諸葛瑾一個文臣,並沒有其弟諸葛亮領兵打仗的能力。
但作為孫權親信,他被授予大將軍的職位,其實更多是在替孫權壓製那些手握兵權的豪族將領。
而諸葛恪之前在山越刷經驗刷得還不錯,孫權此次讓他單獨帶隊出征,亦是想對這個後起之秀多多培養鍛煉。
“不知西蜀那邊打得怎麼樣了?”諸葛瑾在率軍前往柤中的途中,不免擔憂起來。
前幾日,他從成都十四歲的侄兒諸葛瞻那裡收到一封家信。
令諸葛瑾欣慰的是,諸葛瞻小小年紀,在信中的言辭十分得當,不失禮儀。
而且能看出,侄兒是個極為博聞強識的孩子。
二弟能有這樣聰明伶俐的後代,他十分欣慰。
但同時,諸葛瑾也為這個侄兒感到一絲悲哀。
西蜀國小勢微,人才凋零。
再過五六年,諸葛瞻或許就要擔當官職,並遲早得衝到對抗曹魏的第一線上。
希望他不要走二弟和自己次子諸葛喬勞累致死的老路。
當初,諸葛亮久無子嗣,諸葛瑾隻好把次子諸葛喬過繼給他。
可惜在北伐運糧過程中,諸葛喬因操勞過度早亡,隻留下一個叫諸葛攀的兒子。
諸葛瑾不知,正是他這一次的過繼,才在十三年後為諸葛家他這一支僥幸留下血脈。…。。
而此時的諸葛瞻,正在皇宮中癡迷於劍法不可自拔。
好不容易從劉瑤那裡奪來的先帝劍法,他必須好好練習,好在未來北伐上大展身手。
從小早慧的諸葛瞻,很快便發覺人們因為諸葛亮的緣故,對他的期望遠過常人。
尤其是劉禪,對這個未來女婿的培養不次於太子劉璿。
那個兒時曾帶他一起玩耍的劉瑤,如今聽說已是朝廷的柱石大將。
無論南征群蠻還是北伐曹魏,都取得了十分驚人的成績。
去年年底,隴西大捷的消息傳入成都,準嶽父劉禪樂得連續大宴群臣三天。
並當場升遷皇子劉瑤為衛將軍。
就連之前始終不看好劉瑤的費禕伯伯這次也無話可說。
隻比劉瑤小三歲的諸葛瞻知道後,既羨慕又詫異。
記得幾年前一起讀書時,對方還是個背誦文章遠不如自己的“大笨蛋哥哥”。
可如今怎地變得如此厲害?
難道男人一長胡子,就和以前不一樣了麼?
諸葛瞻今年明顯感覺到自己與以往截然不同。
他看向那些同自己一起長大的小公主們,心裡莫名產生一種癢癢的感覺。
是那種野獸看見獵物般的感覺。
“得找個時間跟皇帝陛下奏明,今後我可不能再在宮裡住了。”
蜀道衫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