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馬暗鬥(1 / 2)

司馬懿環視朝堂重臣,緩緩開口:“吾欲南下去救襄樊,以解百姓之倒懸,清除國家之邊患。”

與蜀寇劉瑤打完就跑不同,如今東吳四路伐魏的仗仍在持續。

尤其是樊城,打得最為焦灼。

雖然都督荊、豫軍事的夏侯儒按兵不動,不敢向前。

但荊州刺史胡質卻率領親兵大舉向前,與圍困樊城的朱然軍交了手。

雙方有來有回,打得難解難分。

司馬懿認為,如今必須及時出兵救援,否則荊北危矣!

見司馬懿欲出兵,曹爽自然不會同意。

他相信諸葛亮亡故後,論打仗,天底下沒有一人是司馬懿的對手。

一旦司馬懿領兵救下襄樊,則又能在軍中刷一波威望。

朝中這些老家夥便會再度倒向他的一邊。

而自己輔政這兩年多,費儘心機經營的朝堂,就又要麵臨不利的局麵。

曹爽正調動腦細胞思考如何拒絕司馬懿的請求,這時,身旁一個粉麵郎君站了出來。

“司馬太傅不必憂慮襄樊戰事,吾料吳賊翻不起什麼風浪。”

說話之人正是曹爽的死黨,剛被他提拔為吏部尚書的何宴。

司馬懿卻連連擺手:“柤中有十萬百姓,吳軍進犯後他們全都流離失所。樊城又已被圍困一個多月,而今情況極其艱難。我等須速去救援荊州。”

司馬懿難得態度十分強硬。

“太傅之言差矣!”尚書丁謐又出來反駁,“吳賊圍困樊城久攻不下,定然士氣大落。想必不久之後就能糧儘退去,樊城之圍自可解矣。”

見兩個沒打過仗的人在自己麵前嗶嗶個沒完,司馬懿大怒。

他能忍曹爽,卻不願忍對方的小弟。

於是果斷開懟:“爾等百般阻撓老夫出兵,意欲何為?豈不聞《軍誌》有雲,將能而禦之,此為縻軍,不能而任之,此為覆軍!”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能力的將領,你們卻把他限製起來,這會讓軍隊困頓。

沒有能力的將領,你們卻大加任用,就會讓軍隊覆滅。

司馬懿雖然沒有明著罵曹爽,但朝堂之中每個人都心如明鏡一般。

這兩年曹爽任用浮華黨人,已經開始引起蔣濟、衛瑧等老臣們的不滿。

這些家夥放在彆的崗位上還不要緊,如果參與軍國大事那可就要命了。

如今國有戰禍,曹爽還為了爭權奪利不讓司馬懿這種軍神出手,豈不是眼睜睜看著襄樊淪陷麼?

隻見司馬懿長歎一聲:“眼下邊疆之郡遭到入侵而混亂不堪,當地百姓們不知該何去何從,此乃社稷之大憂也!爾等還在這裡阻攔,怎能對得起先帝厚恩?”

他用百姓社稷和先帝為由,率先搶占了道德高地,令人無法辯駁。

何宴和丁謐被罵得啞口無言,又見幾個老臣惡狠狠瞪向自己,隻好悻悻退下。…。。

“大將軍,”蔣濟第一個替司馬懿說話,“吾以為太傅所言極是。襄樊若失,將天下震動,我等萬萬不可大意,還是讓司馬太傅帶兵去救援吧!”

“請讓司馬太傅出兵!”衛瑧等大臣也紛紛出來支持司馬懿。

曹爽見犯了眾怒,一時沒了主意,也隻好點頭同意。

他沒想到往日裡溫順無比的司馬懿,今天竟如此激動。

曹爽不知,司馬懿平時忍他歸忍他,可一旦觸犯到根本利益,這老銀幣也絕不肯退讓半步。

郭淮的連續三敗,便是司馬懿的底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