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再賣馬(求訂閱求月票)(2 / 2)

昨天也是巧了,傾妍正好碰上他那個剛剛領了購買馬匹差事的二叔在,不然還真不能那麼痛快的就交易了。

那兵士一邊走一邊對傾妍自我介紹道:“在下姓馮名東越,還未曾請教姑娘貴姓。”

傾妍回道:“小女子姓薛。”

馮東越一聽這姓氏便驚訝問的問道:“姑娘是薛長史家的……”

沒等他說完,傾妍便擺擺手道:“我與薛長史沒有什麼關係,真要算的話,就是趕巧了一個姓氏,就算是有親估計也很遠了,並沒有走動。”

她都要離開了,就彆給人家招麻煩了,還是撇清關係的好。

馮東越笑著點了點頭,沒再繼續這個話題。

薛長史家有幾位千金他是聽說過的,不過好像都已經成親了,應該沒有這個年齡的,所以他並沒有往薛家千金身上想。

他們這些在城門當值的,尤其是他爹還身為監門將軍,對上麵長官的家人還是稍微有些了解的。

他隻是看傾妍今天身上這一身穿著加上那姓氏有些猜測,對方有可能是薛家旁支或本家那邊的親戚。

就算是關係比較遠的,家庭條件應該也不錯,昨天他就看對方一身氣度不像是平常人家的姑娘,所以對方雖然是帶著幾匹馬過來的,他也沒覺著對方就是一個普通的馬販子,估計是正好得了那一批馬匹,因無法帶走,便乾脆賣了換錢。

雖然有點奇怪,對方為什麼兩個女子帶著孩子還帶著一群馬,不過這不關他的事,畢竟他二叔正好領了這麼個差事,算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兩方都得利的事,沒有什麼好糾結的。

隻要二叔的任務完成了,肯定也少不了他的好處,雙贏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沒多大一會兒,他們就到了那些馬匹所在的地方,走到那裡的時候就發現那裡隻剩下了馬匹,十匹馬被拴在了木架子上,賀家那三個人卻全都不見了。

傾妍在心中暗暗翻了個白眼兒,這可真是太過小心了。

她覺得剛剛自己和醜醜都想對了,對方果然就是處處小心,根本就不是發現了有人監視什麼的。

這為了小心起見,不想暴露,應該是遠遠看到她帶人過來,就找地方藏起來了。

傾妍也不多說,幸虧她剛才沒說朋友在這裡等著,隻是說朋友的馬,托她過來幫著給賣了,要不然還真的不好解釋,容易引起人家的懷疑。

馮東越一看這些馬匹,就知道確實是與於昨天那八匹馬是一批的,不但品質一樣,連馬鞍的樣式都一樣。

但是也要走個過場,挨個看了看那些馬的牙口,和它們的蹄子,都是正當壯年的好馬,蹄子也是剛剛修了沒多長時間,就痛快的付了錢。

這次好算賬,一共十匹,正好是二百一十兩,給了兩張一百兩的銀票,然後給了十兩一錠的銀子。

傾妍也沒說什麼就接了過來,這錠銀子正好是她的好處費,到時候她就直接裝著就行了。

然後按照馮東越的要求,幫著他把馬一起趕到了北邊不遠的一個院子。

這院子一看就是專門養馬的地方,裡麵有兩個人看著。

院子裡頭隻有一間房間能住人,其他的全是馬廄,昨天他從傾妍手裡買的那八匹馬就在其中。

哪些馬看到傾妍還紛紛呲了呲牙或打了個響鼻,像是在朝她打招呼一樣。

馮東越有些驚奇的道:“這些馬竟是還認識你呢!”

傾妍笑著道:“怎麼說我也養了它們一段兒時間,好草好料的喂著肯定能記得了。”

馮東越哈哈一笑,並沒有當回事,跟她一起把十匹馬趕進馬廄裡麵,跟那兩個馬官說了一聲,讓他們給馬在食槽子裡麵放些草料和水,便和傾妍出了院子。

分彆之前又和傾妍說了那句話,“薛姑娘若是還有馬匹的話,儘可過去找我,若我不在,你就找我爹,他也會管這事兒的。”

傾妍笑著答應了下來,兩人便分道揚鑣了。

傾妍直接往城內走,因為她聽醜醜說,那三人就在一進內城的第三個胡同裡麵等著,那是一個死胡同,裡麵並沒有人家。

傾妍問了問城門那邊的兩人可走了?醜醜說,那兩人出城了,不過並沒有離開,就在城外官道邊上的一座茶棚裡坐著,應該是想守株待兔。

等傾妍走到那個胡同的時候,就見三人從裡麵走了出來,傾妍也不問什麼,直接掏出那兩張銀票,遞給了賀林靈。

笑著對他們道:“已經午膳的時辰了,我也不白賺你這十兩銀子,乾脆請你們去吃頓好的怎麼樣,等一會兒吃完飯,我就去把驢車給你們趕出來,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三人對視一眼,交換了一個眼神,賀林靈朝傾妍點點頭,“哪能讓薛姑娘破費,這頓該我們請才對,這可是多賺了不少。”

這倒不是假話,他們之前根本就沒想到那馬鞍子也能賣錢,那馬販子顯然是不會提醒他們的,這也算是多賺的。

兩方又是一陣你來我往,最後還是賀林靈占了上風,一行人一起往東走去,酒樓都在東大街那邊,南邊隻有一些小吃攤位。

傾妍和賀林靈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天。

“薛姑娘是之後便在此處落戶了嗎?”

傾妍搖頭,“那倒不是,我是出來遊曆的,隻是遇到熟人路過這裡,順便送了一程而已,明天就要離開此地了。”

賀林靈聞言目光閃了閃,語帶好奇的問道:“那薛姑娘接下來準備往哪個方向去?”

傾妍看她的樣子,怕對方想與自己同路,便答道:“接下來我要往北去,去業城那邊尋訪一個朋友。”

賀林靈有些失望的道:“這樣啊,真遺憾,若是姑娘往南行的話,咱們還能同路一段呢,正好互相有個照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