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傾妍收拾完從屋裡出來,發現不光她一個人賴床,醜醜它們也都一樣,都是這個時間起的。
昨天鹵的牛肉還有牛骨頭他們隻是嘗了嘗味道,畢竟那時候他們都已經吃完飯了,所以今天就直接切了一盤鹵牛肉,裝了一盆牛骨頭,還有昨天吃剩下的燉牛腩擺上了桌,懶得炒菜,就直接拍了一個黃瓜,就算齊活了。
吃完飯傾妍就溜達著去了靈泉池子那兒打坐,昨天進來就忙著弄吃的,之後又鹵肉,沒來得及打坐就睡了,今天把時間給補回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已經引氣入體,再加上在靈泉池旁邊的緣故,反正她就覺得自己打坐了兩個小時神清氣爽的,就好像是剛剛做了一個全身按摩一樣,從骨頭縫裡透著舒爽。
之後她去那個有溫泉池的洞穴洗了個溫泉浴,之後就跟醜醜它們出了空間。
接下來他們要繼續在島上找一找,把剩下的山峰都走了個遍。
彆看著君山島麵積不大,上邊有可是有七十二座山呢。
雖然他們的神識完全可以把君山島籠罩在內探查一遍,可總覺得不親自到山上去,就覺得沒有找仔細。
所以他們接下來真的就是一座山一座山的找,想著萬一神識發現不了的一些結界陣法的,他們親自去了有可能會發現也說不定。
就這樣,他們每天走差不多五六座山,用了差不多十天的時間把各個山峰都給探查了一遍。
不管是山上山下,還是山腹內,都沒有放過,直接給從裡到外探查了一遍,隻是都沒有再發現什麼異樣,如此說來,那龍宮入口還真可能已經不在這君山島上了。
那就要想想要怎麼去彆的地方找了,洞庭湖上也不是隻有這一座島,其他的小島還是有的。
像明朗山島,青山島,赤山島,蓮花坳,撂刀台等,都在洞庭湖上。
若是一個一個的把這些小島都找遍,他們沒有那個耐心,真的找不著也就算了,他們就要出發去鄱陽湖那邊了。
反正在那邊能找到龍宮的話也可以,傾妍隻是像看看龍宮還存不存在而已,也沒有想要做什麼。
而且畢竟是她爸媽前世的親人,跟她也算是有親戚關係了,既然來了就去看看,總歸是好的。
最後他們挑選了其中兩個比較大的島嶼,再去看看。
一個是明朗山島,一個是蓮花坳,他們也打聽過了,從這邊坐船過去的話,沒有直接往那邊去的船,還要返回對麵的陸地上才行。
而他們懶得來回的跑,乾脆就在島上有多餘木船的人家買了一條船。
當然不是那種很小的船,比普通的小魚船要大一些,還是帶船艙的那種,乘坐個七八個人沒問題。
雖然湖上不安全,經常起風浪,可他們都不是普通人,就算真的遇上了大風浪,也可以往空間裡躲。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給它改裝了一下,把船身兩邊增加了兩個小船形狀的,就像是飛機的兩個機翼一樣。
這是為了增加這船的穩定性,不會一點風浪就把它弄的左右搖擺,有了這兩個至少左右搖晃的時候幅度都會小的多,坐著也穩當些。
然後在上麵用竹子做了一個竹排,放在上頭可以顯示平整一些,想放一些東西都行。
當然,他們有空間,不可能把東西放在這上麵,隻是這樣看著更好看一些而已。
然後把船艙裡麵也修整的了一下,鋪上毛皮,然後中間固定上一個小桌子,這樣在比較平穩的狀態下,可以在坐在裡麵遊湖,順便吃著些美食,喝著美酒。
這個以後在空間裡也可以用,畢竟空間裡也有湖,以後可以放在裡麵用。
小桌子上他們還特製了一個有凹槽的板子,直接可以放在桌子上這樣放茶壺杯子不容易移動,或是掉下來。
等他們弄完這些已經又有好幾天過去了,本來他們弄好了以後就打算直接離開君山島的,直接把船放下水離開就行了。
沒想到又遇到了一場雨,下著下著就又變成了雨夾雪,看來今年這寒潮真的是挺嚴重的。
雖然因為是流動的關係,湖上麵並沒有結冰,可是島上麵一些小的水窪都結冰了,這說明晚上的溫度又降到零下了。
現在已經進入臘月中旬,溫度低一點也很正常。
再有半個多月就要過年了,來君山島遊玩兒的人少了不少,現在都是當地人,基本上都是當地人了。
而傾妍他們查看完了那七十二座山之後,就一直在一座山裡頭進了空間,直接在空間裡頭收拾那條船。
買完船之後就一直在空間裡頭,所以在外麵的這些當地人眼中,他們這幾個外地人也是已經離開的了。
日常雨夾雪等等,現在想下來兩天的雨夾雪停了他們才準備這個。依然沒有驚動任何人是天黑的時候他們就直接把船放在都水裡了,坐在船上。因為沒有房子在車上還挺比安全平穩,再加上他們改造過,一點都不會來回晃悠,最多當然前後換一換還是反正長得畢竟票在水上嘛,不可能靜止不動的。之後他們便朝著明郎山的方向而去。朝南邊明朗山的方向而去。不是至於船的動力,他們當然不是用手畫的。使用經驗用而不是那種話講的,而是竟然用那種手搖風扇的,也不是那種手搖船的原理,改裝了一下也直接在後麵直接給他弄了一個收腰穿的。那個燒窯的。這樣就算坐在船艙裡麵隻要用手咬著就行了,就能前進了。還能賬戶還能轉換方向,下麵那個上衣那個獎也是可以左右活動的就行了,可以找,還可以讓我方向。畢竟若是話講的話,你最起碼要站在一找專門的人站在船上去畫就行,這個就不用了,直接坐在船草膠囊。可以了,而且要輕鬆的多。人所用到的一些這種鏈條什麼的,那都是他把房子車裡麵的用他爸爸那個車裡麵的工具做成的。用著還是很不錯的。
以優美的風景,美妙的傳說而聞名遠近,兩山對峙,蒼翠宛若仙境,水遮霧掩,勝似海市蜃樓。因民間傳說張果老為保洞庭百姓,擔山塞流,因聞雞叫,恐漏天機,使將最後一擔土傾於湖中,形成兩山。該島還為東漢以來的墓葬區,長沙、嶽陽、益陽、常德等地均有名人安葬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