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仕女圖(2 / 2)

因為這次集體屠殺畫家事件,京師畫壇巨星隕落,畫工成為稀缺人才。據說當時還把毛延壽的的所有畫都給毀了。

所以很多人並不為毛延壽惋惜,還把他當成反麵教材,但是王安石《明妃曲》曾為毛延壽正名,認為其並不是為了錢財而故意畫醜王昭君而使得自己因欺君之罪被殺。亦有詩雲“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想來其中肯定是有一些內幕的,至於是什麼林語也不得而知了。林語也不知道毛延壽的這幅仕女圖是怎麼流傳下來的,但是通過畫上的印章可以的看的出來從晉朝之後,這幅圖就一直在名家手中收藏,而且還多次成為皇家藏品。看來皇室和名家對這幅圖的認可與喜愛。

林語看著這幅仕女圖,先不評價劉延壽這個人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單就從這幅圖中可以看出他畫技的高超,尤其是對這個彈琵琶的女子進行的描素,明顯要比其它三名女子要細致的多,一顰一笑淡雅脫俗全能體現出來。

林語突然間好像想到了什麼?這麼漂亮的女子竟然會出現在仕女圖中,而不是為漢元帝挑選的嬪妃圖中,這似乎是有些不合理的,要知道毛延壽可是宮廷畫師啊,而看著亭宇樓台並不像是市井之地啊,而且四名女子的衣著明顯要端莊華麗一些,難道這四名女子也是宮中的人嗎?

想到這的林語仔細的又看了看那紅衣服彈琵琶的女子,這女子長的如此好看,就是放到現代來說,那也是能夠脫穎而出的,此時林語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個紅衣女子莫非就是王昭君嗎?

這是毛延壽筆下沒有醜化的王昭君的真圖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幅圖的價值就要遠遠高於後世的價格了。因為後世劉金水收購這幅圖時,隻是看重了這是毛延壽唯一的圖而已,並沒有在意畫中的是誰,如果畫中女子是王昭君的畫,那以毛延壽的畫工,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真容就大白於天下了,這是除了畫作本身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了,同時也增加了畫作本身的價值。

,

原域名已被汙染,請記住新域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