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黎得意洋洋道:“我是誰啊?我是江黎噯,他都沒能靠近我就被撂倒了。”
許小婉一臉的崇拜:“娘,你真厲害。”
江黎嘿嘿一笑:“對,我就是這麼厲害!”
許大力瞧著江黎沒事,心才放下,又被她的話逗了一笑。
江黎補充說:“我們不是沒有戶籍嗎?陳阿公把他的兒媳和侄兒的戶籍借給了我們,路引已經辦好了。”
許大力問:“那陳阿公的兒媳和侄兒咋辦?”
陳朔之說:“他們都死在了路上。”
許大力連忙抱歉:“對不起,我提起了陳阿公的傷心事。”
陳朔之不在意道:“無礙,我們都是碧窯縣出來的,一路上多麼艱辛,誰沒體會過?活下來的人還是得往前看,這一路上要給你們添麻煩了!”
許大力對江黎答應帶上祖孫三人沒有意見:“當是兩家做個伴,出門在外,互相幫忙。”
江黎和陳朔之一同出去把車給卸了。
她買了陶鍋和爐子,借了點主人家的柴火,去夥房把豬油給熬好放罐子裡冷卻,這是要帶著路上吃的。
為了省事,她把酥脆的油渣剁碎,加菘菜碎,和點麵粉,開始包包子。
陶鍋蒸包子不是很方便,一鍋隻能蒸五個,主人家幾個孩子晚上都在家裡,比許長明許小婉還有陳朔之的兩個孫女開朗活潑的多,一個勁的問她油渣包子好不好吃。
江黎對孩子總是要大方一些,候著半天了,能不給他們嗎?
第一鍋五個包子正好夠兄妹五個分。
第二鍋蒸好江黎給拿進了屋:“陳阿公,晚上對付一口,吃包子吧?”
陳朔之挑了最裡麵的床榻,這會準備帶孩子睡覺,見江黎拿包子進來,站起身忙拒絕:“不用不用,白麵油渣多貴的東西,你們自己吃。”
江黎看他們嘴上烤的一層枯皮就知道,一天下來肯定是沒吃過什麼東西的。
“我們一路少不得六七天,難不成都不吃東西啦?”
陳朔之是想路上看看能不能挖點草根的,江黎帶上他們已是難得,哪裡還敢妄想非親非故,人家會管他們吃喝?
江黎上前問坐在床邊的大丫頭:“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啦?”
大丫頭顯得局促:“我叫陳淑瑤,今年八歲了。”
江黎摸了摸她的腦袋,給了她一個大包子:“真乖。”
陳淑瑤早被飄進屋的油渣包子香氣勾的咽唾沫,此刻卻不敢接下來,看向陳朔之滿臉寫著我可以拿嗎?
得到陳朔之點頭許可,她這才接下包子,很有禮貌的對江黎說了聲:“謝謝嬸嬸。”
江黎覺得這個稱呼哪裡不對!
因為陳朔之滿頭銀發,所以她跟著這個世界的叫法,喊了一聲阿公!
可是,陳淑瑤也隻比許長明大一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