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黎大概明白了,江喜鵲把自己弄的這麼狼狽,是進山去找吃的了。
災民雖然被安置,可以領粥,但生計問題,其實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
災民每天還在為吃穿發愁,江喜鵲家要不是太困難,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怎麼可能大冬天冒險進山?
便是許大力那樣的資深獵物,進不熟悉的落雲山脈都要小心翼翼,一來擔心深入腹地,驚醒冬眠的猛獸。二來不熟悉地形,一旦踩空,可能便是萬丈深淵!
江黎愣神之際,江喜鵲已經把籃子的野柿子倒出了一半在桌上小竹筐裡。
“我知道你現在過的好,啥都不缺,但是這小柿子你也許久沒吃到了吧?嘗嘗有沒有我們家鄉的好吃,我就先回去了。”
江黎記得,以前原主在江莊做姑娘時,每年野柿子成熟,經常和江喜鵲出去摘,村裡那個河邊有野柿子樹,她們都門清。
江黎受不了彆人真心實意的對自己好。
更受不了彆人在饑寒交迫下,還真心實意的對自己好。
這些野柿子是江喜鵲冒險才摘回來的,明明她自己家已經很困難,卻不當回事似得,直接給她倒了一半。
反應過來後,江黎忙拉住江喜鵲的手臂,把手裡的蒜黃放在她竹籃裡。
江喜鵲疑惑問:“這是啥啊?”
“蒜黃。”
“我隻知道蒜苗,蒜黃是啥東西?大冬天的還這麼新鮮?”
不怪江喜鵲不認識,蒜黃和蒜苗長的相差很大,大家誰也沒見過這玩意。
江黎解釋:“和蒜苗差不多,回去可以炒著吃,還能包包子,包餃子什麼的。”
江喜鵲說:“還是你自己留下來吃吧,我家裡不開火,沒有油鹽啥的,浪費了好東西。”
是啊,這種東西似乎給了江喜鵲也沒有用。
家裡什麼都沒有,要怎麼吃呢?
江黎問:“那你家裡有鍋不?”
江喜鵲點點頭:“有一口放爐子上小鐵鍋,逃荒時候帶出來的,沒舍得丟。”
江黎轉而又去灶台邊,把自己熬好沒用一陶罐豬油塞進籃子裡,又拿了一罐鹽。
自己平時炒菜的時候,都是用末世裡的細鹽,這罐粗鹽其實是放在灶台上給偶爾來家裡人看的。
不是江黎摳門不舍得給細鹽,而是這種東西拿給江喜鵲,怕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想了想,覺得還不夠,江黎又拿起自家的籃子,打開放碗碟的櫃子,從笆鬥裡拿饅頭包子往竹籃裡裝。
江喜鵲趕忙上前:“小黎,這些東西該不會是要給我的吧?”
江黎“嗯”了一聲。
“不行不行,這些東西得值多少錢啊?我不能拿,你趕緊彆裝了。”
江黎隻當沒聽見,家裡沒剩下多少的存貨幾乎全拿給了江喜鵲:“我給的你就拿著!”
她這裡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空間裡多的是。
不過拿給江喜鵲的並不是空間裡的,是她親手所做,顏值上沒有空間裡的好看,口感上卻要好吃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