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是半個月。
洋務衙門,各個官堂都開始忙碌。當然不是在備年貨,而是為出兵做準備。
碼頭上,一口口木桶,麻袋,被挑夫們扛上船舶,向著軍港彙聚。
各州府縣鄉籌措的糧草,物資,經由洋務官防驗收,然後又由專門的團隊分製成出海的行糧。
新鮮的飯食肉蔬,隻能存放三五天。所以最多的行糧還是生米白麵,臘魚臘肉,白菜蘿卜。
最重要的物資,自然是淡水。那一口口碩大的木桶,上麵的標簽十有七八都是裝的水。
所有行糧,包括水,最多也隻能存放一個多月。
這次剿匪,預計不會超過一個月。內陸對海師亦會有補給,但凡事都要準備萬全。
“哎呀……”
搭板上,一個挑夫腳下一滑,眼看就要跌下去!
但一股柔和的風,卻托住了他傾斜的身體。挑夫驚異的回頭,見管事的女孩微微一笑。
“不要聲張,快上去吧。”
“是!”
……
“集合!”
灘塗上。
隨著喬銀一聲號令,五十名水手,二百多名水兵很快站好軍列。十多天的訓練,讓所有人都進入了狀態。
之後,喬銀回身向一名中年長官拱手。
“兵員集結完畢,請上差示下!”
與喬銀一起集結的,還有小寧等五名都尉,以及水手長楊樹。
站在他們麵前的長官,喬銀也並不陌生。正是他剛剛入學,讓他“不要介意”的大叔。
不過現在,大叔也一改平日嘻皮笑臉的模樣。隻點頭說道:“隨我登艦!”
“是!”
在大叔的帶領下,喬銀他們分列小跑,以整齊的步伐快速穿過搭板,登上了躉船。
躉船之外,停靠著一艘巨大的風帆海船。
這正是由寧遠指揮的“乘風號”,靖海行動的主力戰艦之一。
乘風號完工於五年前,以艦齡來說當得起風華正茂。
大艦船體是米黃色,吃水線和舷幫為深棕色,桅杆純黑;整艘船體將近二十丈長,寬三丈有餘,主桅高二十一丈,兩杆副桅十九丈,斜桅十二丈。
這樣一座巨大的工藝品,單是遠遠望上一眼,就能給人一種美學衝擊。
登船之後,所有官長,水兵,水手們開始各就各位。
喬銀所在的官長區位於艦艏。巨艦艏艉船樓各有四層,每層有三寸口徑小炮兩門。
小寧指揮的位置在中舷,這裡設有樓船兩層,甲板艙一層,共三層炮窗。
上層兩舷各有六寸中炮十二門;中層兩舷各有九寸口徑大炮十三門,承重層兩舷各有十二口徑巨炮十四門。
船體中部和甲板層以下,則是水手們主要工作的場所。吃水線之下還有兩層底艙,分門彆類地存放著上千石的糧食,淡水,定裝炮彈等物資。
整座大艦共有炮口一百零二門,排水量達三千二百料,最大排水量四千料;貯備物資足以支撐四百餘人在海上自給一個半月,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喬銀他們登艦之後,很快測定風向,指揮水手上帆。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
但那位艦丞大叔官架子十足。楊樹帶著水手們爬帆掛索,他叉著腰在下麵嚷個不停。
“這邊兒,還有這邊兒?……你,動作快點兒,彆像個老娘們兒!……”
“這家夥嘴巴真欠!”
儘管不是罵自己,小寧姐姐也一臉鬱悶。
喬銀心裡更是不舒服。畢竟是自己帶的兵,這麼給人糟踐,換了誰都舒服不起來。
於是他晃到艦丞旁邊,笑道:“老方,瞧把您忙的?嗓子都喊啞了,要不喝杯茶去吧?”
“不用不用,我得管哪。”
見是喬銀,大叔態度倒還不錯。都統和艦丞都是副手,下菜牒也得看是誰。
“哪兒用得著您受累,您是管大事的。”
喬銀邊笑,邊攔在了他前麵,“這些人歸我管,出了事我負責!您還是喝茶去吧。”
“……”
聽了這話,方大叔終於不堅持了。“行行行,喝茶去!可哪兒來的茶呀……”
看他背著手,一步一踱的背影,喬銀微微吐了口氣:“嗎的,太子爺的架子都沒你大。”
正好楊樹路過,喬銀便叫住了他:“老楊?”
“大人!”
楊樹連忙停住腳步,上前拱了下手。
喬銀低聲道:“我的艙閣子下麵,還有半罐仙雲香茶,你拿去給老方……”
“這?”
“去吧。彆提我,就說是兄弟們孝敬艦丞大人的。”
又看了喬銀一眼,楊樹方才應道:“是!”快步離開了,喬銀也重新視察了一下船頭。
楊樹回來後,似乎臉色還行。喬銀便寬慰了他一句:“老方就這德性,彆往心裡去。”
“嗨,沒啥!”
楊樹憨厚的笑了笑,繼續忙活去了。
爬帆是個辛苦活。沒幾年的功夫,攀十多丈高的網繩,自己就能先嚇死了。
看著楊樹樂觀的樣子,喬銀也頗為欣慰。如果童生算同年的話,他們也是同年了。
不過楊樹從小就在洋務衙門打雜,還出過海,算起兵齡連寧遠都得叫聲前輩。
對於這些從底層爬出來的人,喬銀從心底尊重。
在水手們的忙碌下,帆索很快就緒。喬銀正檢查著各處繩結,遠遠便看見又一行人登上甲板。
為首的正是寧遠。
寧遠如今終於換上了官服,頭戴烏紗。左右簇擁之下,當真有著一艦之長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