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凱旋(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830 字 22天前

嘩……

又是一個晌晴白日。

大海之上,數艘風帆大艦離開了瑚洲島水寨,向著西北內陸回航。

這次剿匪,當真是大獲全勝。本著慢行疾打的政策,多年的籌劃最終一舉定盤。

各艘大艦之上,也滿載著各自的戰利品。

有繳獲的軍械,有瑚州的蔬果特產,更有不少將士悄悄發的筆小財。

其中收獲最大的,莫過於乘風營。繳獲的大艦也重新立上新帆,隨大軍一同凱旋。

“哈哈,我終於有船了!”

喬銀走在甲板上,顯得意氣風發。

大艦的主桅,如今終於得到修複。張揚而起的巨大風帆讓它和其他的戰艦一同航行。

儘管除了桅杆之外,艦身許多的破損都未得到修繕,甚至大艦上的一切物資包括大炮,也早就被當成了戰利品被搜刮一空。

不過幸運的是,大艦的閣艙裡保留著圖紙。要不然,即便有材料也很難順利修複。

“真是好帆!”

對於自己的傑作,喬銀頗為自得。

回行是迎著西北風,此時桅杆上的衍杆全部傾斜,桅杆之間的角帆也和主桅調成了對角。

這讓風帆變成了老天爺嘴唇下的紙,明明是朝下吹,但紙條依然會向前飄起來。

遠洋大艦隻要掌握好技術,順風逆風都能航行。

隻要修好桅杆,哪怕這艘大艦如今隻剩了個空殼子,其意義也是非凡的。

“小銀,恭喜你!”

為了幫喬銀開船,寧遠還把小寧和楊樹調配到了這艘新船上,好讓他能順利返航。

“哈哈,同喜同喜!”

看著碧波蕩漾的大海,還有周圍一同馳騁的軍艦,喬銀嘴笑得都要咧到耳朵上了。

單說價值,一艘風帆大艦少說也要幾十萬兩。

而修複桅杆,虹杉自然隻用去了一部分。還有三分之二的良材正躺在艙底。

如果把它賣出去,少說也能值上萬兩的銀子。

除了這株虹杉,底艙裡還塞滿了大量運往內陸的木材。正好充當成了大艦的壓艙石。

喬銀牽著小寧的手,一同在大艦內視察,也為今後能順利出航做著打算。

底艙在吃水線以下。因為不透光,所以喬銀給掛了許多岩油燈,這讓每間閣艙內都能看得清楚。

現在的閣艙,大半都是石頭和木材,隻有兩間存放著少量生活物資。喬銀便根據各個艙室的大小,估略出了能夠承載的分量。

船頭處的第一間閣艙,最多能存放約兩千石大米或麵粉。第二間可以放下三千石淡水,中間左艙能存放八百石的酒,八百石副食,右艙可以存放一千石生活物資。

糧食必須是存放於首艙的。因為大艦首端有巨大的木製通風管,漏鬥形狀的設計能在航行時加大底艙空氣流動,也就是說航行比停泊更能保存糧食新鮮。

特彆是像現在這樣逆風航行,對於底艙的空氣流動其實是最有利的。

後二艙位一般作為武器庫,存放小型的刀槍火銃;尾艙則是軍火庫,用來存放定裝彈藥。不過海盜的設計不符合要求,喬銀得給立柱包上黃銅,防止火藥受潮。

這艘大艦的底艙隻有一層半,再底下半層就是水密艙。

所以它能貯備的物資要少一些,這就需要規劃好這艘大艦的功能。

“我想把通風管分二為四,通風口可以裝上葉輪和擒縱器!這讓風力更深入,更均勻,就可以多存儲一些糧食和淡水。然後少帶點軍火,也就夠了。”

喬銀現在掌握了八部神王經,對火炮依賴降低,自然有自己的打算。

看著他在稿紙上寫寫畫畫,小寧忍不住笑道:“你幫我哥開船的時候,都沒這麼上心過。”

“哈哈,其實也是很上心的。”

喬銀連忙打了個哈哈,然後二人一同出了舷窗,來到了承重甲板。

風帆大艦的剖麵像個葫蘆,所以高於吃水線的承重甲板是最大,最寬闊的一層。

中間一條不寬的走道,兩側是筒艙和幾間控製室,指揮室,還有廚房等。這是水兵水手們主要休息和工作的空間。

由於這艘大艦比乘風號規格要矮,所以三層樓船修成了兩層半,每層都要矮上許多。因此走在其中,多少有點壓抑,沒有那種敞亮感。

筒艙的外側,就是炮舷走廊。這裡是布炮的區域,也能直接走到外甲板。

不過連通外甲板的位置,被乘風號炸毀了。這一麵的筒艙也遭到了破壞,地板上還留著漆黑的炮痕,血跡,以及吊床用的麻繩。

“唉,這些海盜對待屬下也太苛刻了。筒艙連柵板都沒有,怎麼能長時期在海上航行?”

雖然普通海員都會睡筒艙,但乘風號是有柵板隔開的。

柵板就像門一樣,平時關上就是一個五人隔間;等備戰時再打開,才變成開闊的炮台。

不要小看這個設計。

畢竟人都是需要私人空間的。如果幾百個人長時期擠在一個筒艙內,精神崩潰的概率會大上許多,航行一個多月就可能發生嘩變。

而有隔離寢室的大艦,能在海上堅持航行兩個月以上。這就是把人當人的情懷。

喬銀走到緊挨著主桅杆的位置,便是中央控製室。他發現這裡的牆壁就是能打開的,方便航行時操作指揮,和乘風號的設計一樣。

這證明公孫恩他們懂得洋務,但就是不把海員當人。要不然也不會敗得如此之慘。

離開承重層再往上,二層和三層的主要功能大同小異。不過越往上承重力越小,結構也越精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