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鐵杵磨成針(2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626 字 22天前

“成了!”

喬銀大鬆了一口氣,神魂馬上遁出海麵,一個巨大的金蟾法相開始凝聚,將船內剩餘的海水不停吸附出來,就好像一台巨大的抽水泵。

“好強。”

看著越浮越高的倭艦,郎先生也鬆了口氣。喬銀居然就這麼把沉船撈上來了,太過簡單粗爆。

直到把船上的水全部抽乾,喬銀才發現了船的問題。

“郎先生,它的底艙還在漏水!我繼續抽水保持它不沉,先把它拖回去。”

“好。”

於是大艦再次揚帆返回,花了好幾天功夫,才終於把這艘倭艦給拖了回來。

當把第二艘倭艦也拖回藍銀島後,原本還有些空蕩的營地上早已堆滿了各種物資。

……

“哇,好多東西啊!”

“這什麼桌子啊,這麼矮?”

“聽說是東瀛人用的!東瀛人矮,所以桌子就矮!”

“哦,原來如此!……”

營地上,正在生產隊分配生活物資的百姓們,一個個又高興又好奇,議論紛紛。

當然,大件的東西還是留在衙門或生產隊了,最顯眼的莫過於那幾架起重機。

現在,四百戶人口都已經搭起了自己的小屋。當然這隻是應急,以後必然要繼續建設發展。

兩艘倭艦,起重機共有十架,而且都還能用。拿它們來發展建設,肯定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而打撈回來的兩艘倭艦,除了漏水,本身也有什麼太大問題。隻是藍銀島上沒有船場修理而已。

這次打撈,在極大程度上緩解了藍銀島上的匱乏。不光是物資上的,更有經濟上的。

因為島上生活貧痟,可人與人之間的交易依然是有的。那些金銀貨幣留在島上,建立一個小錢莊,對於日後的發展必然能起到大作用。

不過喬銀最感興趣的,還是得到的那些忍者修煉秘籍。自從參悟偽數佰手之後,他就改變了對東瀛人的看法,起碼承認了這個民族的閃光點。

“郎先生,有沒有和偽數佰手一樣的練髓法門?”

郎先生有些失望地說道:“沒有。和洋務衙門打撈上來的貨色一樣,這裡隻有普通的練筋肉,骨骼,臟腑的功法。更進一步的練髓法門,除非那幾個宗師級的高手沒有死,興許我還能召喚出來。”

“唉,看來運氣不可能一直那麼好。”

喬銀對此倒並不至於太失望,畢竟他們現在需要的低階功法已經足夠用了。

忙完了所有的身外之事,他終於能一門心思把庶民體操研修出來,完成新政改革中最緊要的一環。

除喬銀之外,其他人自然也不會放鬆自己。丘小珍同樣全身心投入到了藍銀風車的鑽研,其他人也是修煉的修煉,思索的思索,慢慢積蓄著力量。

這次打撈沉船,前後用了半個月。時間一晃到了正月底,已是雨水交節。

……

大肅。

從瑚州島到源州府,新一年的春耕又開始了。瑚中縣的耕地在繼續穩步開墾,充實的糧食貯備讓更多逃荒到島上的流民得以安身立命。

洋務衙門也一直在鼎力配合向瑚州島上運送流民,一邊擴充島上的墾殖,一邊也能緩解源州實行新政之後產生的人口壓力,配合得有條不紊。

而源州經過一年的努力,新政推行也初見成效。新年伊始,整座州府完成了大半土地整改,地主變成了農場主,自耕農也組織了農莊,春耕開始順利進行。

洋務衙門的船場擴建同樣有了進展。隨著新的場房搭建完成,各類工程的分工也更加明細化,自伏浪號完工之後,如今又有一條龍骨已經鋪建完成。

龍骨鋪建之後,便流入肋骨鋪造場房進行下一道工序。龍骨工場繼續鋪建下一條龍骨。

這樣的變化,也自上而下影響到了下屬的各間場房,甚至開始影響到了民間作坊。

巡府大人說:“農村可以建立農莊,有生產隊,州府的作坊何不也組織個生產隊呢?”

寧衛本身就是經營搪瓷作坊起家的,因此看見女婿的成就,很快學到了其中精髓。

比如一個製針的小作坊,以前大多是師傅帶學徒,一個人要學會所有的工序才能出師。美其名曰“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可如今,坊間讓第一個人裁好鋼絲,第二個人打磨,第三個人切割,第四個人把頂端弄尖,第五個人在尾巴上鑽洞,針就做好了。

用這種方法,五個人一天能造出五斤針,好幾千根。而工匠獨立工作時,師傅一天也不過做出幾十根,學徒甚至一根都做不完。

作坊也和衙門一樣,不再青睞那種什麼都略懂的能人,而更傾向於在某一個環節更熟練,做事更高效的人。傳統行會被慢慢淡化了。

表麵上,坊間似乎沒有大的變化,但其生產效率卻是翻天覆地的提升。

而且工匠專注於某一個環節的重複勞動,又能更精確的改進手中的工具,從而把生產效率再次提高。各種專舉權也接二連三的開始向衙門審請。

如果說洋務造船場生產的是大件,生產隻提升了幾倍,那麼小作坊的效率則是百十倍的爆發。各種小商品小物件在市麵上越來越多,價格反而更便宜了。

渡過了最初的困難時期,新政在源州府也蓬勃發展起來,糧食和物資都有了充盈的跡象。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學堂開始籌備修建,但教學上依然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庶民蒙學。庶民體操遲遲沒能研修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