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年兩熟(2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166 字 21天前

糙米被倒進準備好的硬石坑裡,一槌一槌的打,直到慢慢拋光變成精糧。

舂出來的米會有很多碎米頭子。百姓們會把打出來的精糧再篩一遍,碎米可以拿來釀酒,或者磨成米線,米粑粑,米豆腐,米糕。

品相完整的精米,就是拿來吃的糧食。

從耕地到播種,從收獲到打糧,農民的辛勤可想而知。就是這些人一代代勞作,養活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清流士大夫們,然後還要受他們的剝削和嘲諷。

因此朝庭現在推行新政,開辦農場和農莊,最支持的就是底層百姓。

“交足國家,留夠集體,剩餘歸已”。這個政策即便來到海外拓荒的島嶼之上,也不會改變;哪怕喬銀他們也一同參加過生產勞動,也不會改變。

皇帝的聖旨不是假的,還利於民,說到就要做到。

……

“大人,我們真的能留六成的糧食嗎?”

收獲納糧的時候,不少人都不太能相信衙門的政策。因為不是洋務衙門帶他們出海,幫他們開荒墾地,他們之中很多人恐怕已經餓死了。

簡陋的官衙前,寧遠非常肯定地宣布:“聖旨上的新政條律寫得明明白白,你們不要多想。該納的稅一分都不能少,不該納的一分都不用多。”

“謝大人!”

“多謝皇上……”

“真是好官啊……”

不少百姓喜極而涕,都跪下了,弄得場麵一度混亂。好在方皓及時出麵製止了混亂。

“嚎什麼嚎?排好隊,早點完納糧,滾回去睡覺!”

“你,動作快點兒!彆像個老娘們兒……”

這段時間,方皓的武功也精進了,中氣更足,嗓門自然更大!儘管還不能像喬銀那樣口綻雷光,但吐納開聲已經有了點打雷的氣勢,吼得百姓們直縮脖子。

雷遁忍法,當真像為他量身定做的。

如今有了生產隊的乾部分組管理,又有方皓壓陣,納糧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六千畝水田,全部豐收,畝產超過三百斤!糧食總產量達到二百萬斤。

二百萬斤什麼概念?

就是說,哪怕把所有的女人和小孩都算成壯勞力,這些收成也足夠大家吃飽兩年。

加之糧田旁邊還種了些菜,海邊還有魚場和鹽場。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人太少。

營地的西南角,如今已搭起了幾座圓型的屋子,這些屋子很大,地板懸空,正是用來貯存米糧的倉庫。每個生產隊都有糧倉,當地的衙門管理最大的糧倉。

看著囤起來的豐足米穀,喬銀憧憬道:“等下半年來,咱們就在船上多帶上一些牲畜家禽,菜品種子也多帶,這裡就能真正開發出來了。”

郎先生點頭道:“不錯,總之把能帶的東西全帶來!就像咱們把藍陀銀鬆種回去一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多帶些人過來,人永遠是最重要的。”

這次的農莊豐收,按照“交足國家,留夠集體”來分配。其中“國家”留兩成,農莊留兩成,剩下的六成全部是農民自己的。

即便如此,這裡尚有八十萬斤公糧可以挪用。如果再帶新的移民,短期內的糧食完全可以解決。

“等到立秋前後,信風會跟隨太陽重新回南,藍銀島將再次進入一次濕季!那時,還能再種一季稻子,如果順利,又能出產二百萬斤的糧食。”

喬銀用幻靈佛珠感受著信風,再次確定了一下這裡的氣候條件。

不過信風南下,力度不如北上。

因為夏至日照在北方,南回歸線積溫不足。下半年的濕季降水主要來自於南洋暖流,雨量會偏小。

好在他們開墾的農田也興修了水利設施,蓄水足夠,再種一季稻子問題不大。

這就是熱帶海洋氣候,全年無冬。冬至和夏至是兩個乾季,春分是大濕季,秋分是小濕季。隻要掌握好季節變化,同樣能做到一年兩熟。

郎先生說道:“這樣最好,中原人種地的水平不是假的。如今打下了基礎,我們就抓緊時間往這邊填人,隻看衙門裡把船修好了幾艘吧。”

喬銀聽了,當真有些迫不及待了。

衙門要維護海防,一般要留下兩個部曲的戰艦,手頭一直很緊。如今發了洋財,俘獲了大批倭艦修理改造,能調動的資源必然能寬裕許多。

這次如果不是有了銀河號和伏波號,開荒哪有這麼順利?今後有了更多的海船,能夠帶來的人口和物資更多,發展起來必然更快更好。

隨著濕季結束,信風隨之接近尾聲。喬銀他們也要趕在立夏之前出發,返回大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