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安東尼奧這小子!一來分行,就遇上個大客戶!”
“要是再談成生意,說不定就能升總經理了!”
“你得請客,請客!……”
幾個同樣衣著乾練,經理模樣的男子也走到了安東尼奧身邊,一臉的羨慕嫉妒恨。
“哈哈,今天我請大家吃海鮮,喝啤酒!走!”
安東尼奧毫不避諱的笑著。和矜持的東方人不同,他們對財富的渴求絲毫不加掩飾。
……
返回港口的路上,喬銀心中同樣興奮。
“銀行,這就是銀行!難怪香料群島如此繁雜的貿易,都能有條不紊的進行,原來是因為這裡有這等神奇的機構,銀行!……”
西方人拿來交易的錢居然也是黃金和白銀。這似乎也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貴金屬以其穩定,稀有,又能保存的特性,征服了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價值觀。金銀不是天然的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然後,這所“銀行”還把金銀做成了質量和麵值都一樣的硬幣,方便攜帶和找兌。喬銀非常想欣賞一下他們的鑄幣流程,不過這或許有些阻礙。
好在這些都是旁枝末節。以大肅現在的技術,回去研究一下鑄幣不是什麼問題。
真正讓喬銀感到震撼的,還是銀行本身的運營模式。這和大肅傳統的錢莊不同。
錢莊本質上是一種保管機構,早期出現於北肅。介於商人攜帶大量銀錢外出交易極為不便,於是交給錢莊保管,需要時在異地錢莊取出來。
這種保管,其實和物品保管差彆不大。
錢進了莊,就相當於埋進地主老財的地窖,活錢變成了死錢。哪怕錢莊也能把錢拿去放高利貸,卻是把大戶的錢分散經營,相當於把農莊打成了小農。
銀行的操作看似相同,實則大相徑庭。
客戶把錢存進銀行,是作為儲蓄,不光不交保管費,銀行還付給利息。這樣就能吸引大量散戶把積蓄存入其中,如同溪流江河彙入大海。
保管和儲蓄,一字之差,理念天差地遠。一個是把大戶打散,一個是把小戶集中,一個是小農思維,一個是推行新政。
銀行有了本金,就能發放貸款給需要的大客戶,大客戶也能有足夠的資金啟動事業,形成又一輪財富增值,把死錢變成活錢,把死產變成活產。
做大宗貿易,需要海量的本金,這點喬銀再清楚不過。洋務衙門一直在為錢發愁,哪怕這些年得到了戰爭賠款,那也隻是發的橫財,不是可持續的進項。
銀行卻造就了可持續進項,讓小客戶把錢聚集在一起,交給大客戶做大生意。小客戶保證了資金安全,得到了利息,大客戶拓展了業務,可謂是雙贏。
這種運營模式,當真打中了喬銀的心巴子,為徹底打碎小農經濟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了不起,銀行到底是誰興建起來的?尼多蘭,安東尼奧說他們來自北方,但香料群島的北方是天竺啊,或許是更北邊的倭羅巴人?這個民族竟如此厲害……”
喬銀和老潘,老溫一路從夜市逛回港口。路上一直咀嚼著銀行的業務,感慨萬分。
夜市中燈紅酒綠,熱鬨非凡。昨天晚上大家就想著來逛一逛,儘管喬銀有些心不在焉,老潘和老溫卻是直腸子,一路吃吃喝喝著實快活。
吃過晚飯,喬銀回到牙艦,楊樹他們也回了來。不少人喝得醉熏熏的,看樣子玩得也挺儘興。
“明天再去銀行一趟,拿點貨物作為抵押,看看他們的貸款業務是怎樣辦理的?早知道有這樣的收獲,應該多帶點值錢的東西才對……”
喬銀想了想,不由得打開門戶,進了造化葫蘆。
他們的遠洋補給,大多放在封印卷軸中,造化葫蘆內部的小千世界基本上空蕩蕩。
大肅出口的商品種類原本很多,但並非獨有。今天逛街,就發現瓷器,絲綢這些東西,彆人也能生產,至於茶葉,西方人有自己的飲料,市場也不大。
好在喬銀留下了一枝碩大的血珊瑚。
這正是當年沉船邊上發現的那株罕見的大珊瑚。在南大洋啟航時順手從海裡撈出來,原本是想留給皇上,不過想著也沒多大用,不如先拿來抵押貸款。
“就是不知道,香料群島的人喜不喜歡珊瑚?如果在這裡珊瑚並不值錢,那我隻能拿鐵木烏骨弓,或者花紋鋼的兵器抵押了。”
喬銀身上的財產還有很多,現在要儘一切可能,把銀行的業務都辦一遍;就像當年大棠高僧取經一樣,把能用的知識全部學會,帶回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