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珍說道:“當然能,隻要給我時間,我不光給把裡麵的各種結構造出來,還能設計出適合它們的法陣!這樣它們的動力也能十倍百倍的提升。”
“哈哈,那可太好了!”
喬銀聽罷,當真是愛死這個丘小珍了。
鑄幣機肯定是要帶回大肅,還要仿造的。雖說用水輪機也能帶得動,但源州現在產業越來越多,再怎麼挖水修渠也供應不上,需要新的動力。
如今有了大風車,可以解決相當的問題。
不過丘小珍又說道:“隻是這座風車,轉向角隻有九十度,在這座島上還能用;我們大肅是季風氣候,要仿造起來怕是要做不小的改動。”
喬銀點點頭:“這個肯定!好在咱們衙門能工巧匠不少,設計個方便的轉向架,應該不成問題。”
說著,大家一起走進了大風車的底層。
底層內,正是放著的那套複雜的鑄幣設備。
這些日子,衙門也一直有人保養,上機油;因此喬銀把風車機構重新連通,機器馬上轟鳴震動起來,而且動力極其充足,場房再擴大十倍也帶得動。
“真棒啊?謝謝你們,小珍,小憐!我這就讓大家連夜開工,把新幣鑄出來!”
……
確定了貨幣樣本後,藍銀島的小衙門這幾天也連班開工,將庫存的白銀全部煉成了銀幣。
衙門出海攜帶的白銀並不多,總計隻有二百餘萬兩,基本上是餉銀,以及府庫流轉的備用金。煉製成銀幣後總計不過二仟萬圓。
不過有它們作為本位金,信用社馬上加印了二千萬的紙幣,正式啟用新幣收購。
介於信用社已經成立了一段日子,不少村民倒是信得過這個機構。加之紙幣的各種麵額便於計算,衙門便以征購糧食為契機將新幣流通到了百姓手上。
同時,各衙門招募的公共事務,如修路,蓋房,也以新幣作為報酬發放給參與勞動的村民。於是在征糧結束不久,三千多萬圓的麵額已經流轉到了民間。
百姓們掙到錢後,也很快開始互通消費。銀元,紙幣在市麵上並行,各種價格的商品找兌也頗為方便,新幣出乎意外的受到人民的歡迎。
直到信用社順利開張,一部分勤儉持家的村民也將賺到的錢又存回了社中,將存折收藏在家裡。這讓現金再次流通回了信用社,貨幣得到了再次利用。
同時,合作社也有發展個人事業的,他們以房屋或田產向信用社貸款。這類業務一般麵額較大,交易金額也較大,於是驅向於用支票交易。
加之信用社在建立之初吸納存款,利率定位偏高。存款定期一年為百分之三點五,貸款四點五。因此信用社成立才半個月,資產就循環超過兩億元。
“這個銀行係統還真是神奇!隻是通過對現金和票據的流通,就能根據所在區域的市場,自動趨同於當地的生產總值,這尼多蘭真是營商的天才。”
要知道,衙門的啟動資金隻有二百萬兩而已。成立銀行後,貨幣的流通價值足足翻了好幾倍。
以市場來說,貨幣是白銀還是紙幣其實是次要的,錢之所以值錢,還是因為今年大豐收,商品繁榮起來了。所以錢就顯得非常值錢。
如果膽子放大一點,以藍銀島今年的生產總值,哪怕多印幾倍的紙幣也能吃得下,甚至能促進市場更加繁榮。不過喬銀畢竟是第一次開銀行,還不敢這麼搞。
北肅紙幣崩潰的教訓,永遠警醒著現在的人。
好在憑現在的貨幣,已經讓藍銀島的市場開始盤活。各個集市每天熱鬨非凡,大家買賣東西也更方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另外,小有積蓄和貸到款項的人,也開始在合作社中籌劃著自己的事業。比如承包漁塘,承包林場,竹園,果園,還有人和衙門商量,希望能購買設備,開辦場房。
原本,普通百姓就是存了錢也不可能辦事業。十代積累出一個小地主才是常態。
但現在有了證券機購,能讓誌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貸款,在衙門的監管下放心入股經營。
擅長種地的,可以承包更多的地;不擅長種地的,就把地租給彆人,自己做擅長的手工活。
土地的經營,從分散的小農經濟,到後來的合作經營,終於演化成了農場。
所以農場主看起來和地主差不多,但性經營模式越了幾個等級。地主靠吃租過活,隻會拖累經濟發展,農場主靠收成擴大再生產,是發展農業的先進生產力。
直到濕季結束。
日子才過去十幾天,信用社和證券交易所就已經在藍銀島上生根發芽,開始蓬勃發展。
這樣的景象,當真出乎喬銀的預期。
他本以為大肅人要學會這一套,少說要一年半載,結果十天半月就辦成了。
“咱大肅人,也挺會做生意的嘛!當然,這事還虧了馬昀他們這些開明紳士,不然哪有這麼順利?我當初還準備把安東尼奧請來當經理人,如今看來真用不著了。咱馬昀先生的水平,絕不比遊太人差!”
路過衙門,這裡的信用社和交易所無非簡陋了點,但運營狀態已經絲毫不比納蘭遮要差了。
這讓喬銀一度懷疑,馬昀是不是有遊太人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