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會試大典(中)(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221 字 21天前

大殿邊門,頭戴官帽,身著進士朝服的喬銀邁步入殿,微微頜首經過兩班朝臣。

眾文武大臣也都不由自主的打量著他,這個千百年來第一個名正言順踏入朝堂的“女人”。

雖然自古以來,也不乏有權謀有能力的女人,但她們上位的路程都談不上正當。唯有喬銀,是在考場上一字一句,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殺到今天這一步。

這自然讓諸多臣工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或是厭惡,或是敬佩,卻是難以無動於衷。

但喬銀在穿過文武朝班的時候,卻根本無視任何人的眼光,顯得從容不迫。以至於他一路走到龍位前方之時,注意力太集中的人反而忽視了他的性彆。

這就是一位新科進士,二百多進士中的一員。不少人的潛意識中都有了這樣一種感覺。

“微臣喬銀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走到龍位正右方的喬銀也撩袍跪下左膝,向龍位之上的皇帝拜了兩拜,然後站起,後退半步;再次撩袍跪下左膝,拜兩拜,如此四遍。

最後,他正坐於地,交首上拜。

四起八拜,是臣子第一次正式受皇帝接見的禮儀。就連司馬匡看見如此端正的儀態,都不由得微微頜首,欣慰於大肅如今還是有德化的。

“愛卿平身,見過皇貴妃娘娘!”

皇帝也微笑點頭,伸手虛抬了喬銀一下。喬銀也站起身來,後退一步轉向皇貴妃的鳳椅。

他向前半步,打了三個跪千,口稱:“微臣喬銀,參見皇貴妃娘娘!千歲!”

之後站起身來,又打了三個跪千:“千歲!”

最後跪下叩首:“千千歲!”

“愛卿平身!”

皇貴妃連連點頭,不少朝臣也都暗暗讚歎。皇貴妃是大戎人,喬銀為示敬重,行的是番邦兩跪六叩之禮,這也是晉見大戎皇後的禮節。

皇帝對司馬匡說道:“司馬愛卿,多虧你主持禮部,才將朕的新科進士調教得如此規整!便是大戎看見,恐怕也得甘拜下風啊。”

司馬匡連忙說道:“禮教之事,乃為臣本份,豈敢懈怠。”

皇帝便對喬銀說道:“喬愛卿,你的文章寫得不錯,不光百官認可,就連娘娘也十分喜愛!娘娘有意認你為螟蛉義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喬銀聽罷,頓時流露出一股狂喜,卻又自慚形穢,最後用高超定力掩飾住的神態,當真惟妙惟肖:“下界草莽凡臣,豈敢冒犯天顏?”

“唉。”

皇帝微微一笑。

“你乃聖賢之後,並非草莽;如今孤苦無依,娘娘貴為國母,理應照應才是!此事有駱大人,司馬大人兩位大學士為證,你勿須有慮。”

“如此,微臣多謝娘娘垂愛!多謝兩位大人為證!”

喬銀聽罷,再次當殿跪下,向著皇貴妃連叩了三個頭,“兒臣參見母後!”

“皇兒平身,賜座!”

皇貴妃也十分高興,當即就認下了喬銀!這讓周圍的司馬匡,還有諸多清流士大夫們表情各異,不知道過會兒商量遠嫁的事情會是什麼情景?

不少人又緊張,又期待,看著太監搬了琇墩放在了駱誠國的旁邊。

喬銀也大大方方的走過去,先向駱誠國施了一禮,然後坐在了他的旁邊。

眼看司馬匡就要啟奏,皇帝向著他微微抬了一下手,請他先等一等。

之後回頭問道:“喬愛卿,朕聽說你們泯南推行新政,成效頗豐,不知政務之處是否還有困擾?如今正值朝會,可當殿向朕陳奏。”

“是。”

喬銀聽了,便重新站了起來,從袖中取出一封奏折,“泯南新政,主要困擾在財務之上!臣已將之歸納,得出解決方案,請皇上過目。”

說著,大太監許德全便過來接過奏折,呈給了皇帝。

皇帝拿過奏折,一目十行的看完,點頭道:“喬愛卿在泯南,功績不淺啊!既然財務有困擾之處,喬愛卿又有了應對之法,嚴鏡銘?”

“臣在!”

皇帝叫了一聲,一位微胖的官員連忙出班,上前和喬銀並肩站在了一起。

喬銀用眼角悄悄打量了這位大叔一眼,原來他就是大肅的戶部尚書嚴鏡銘!洋務衙門能渡過最困難的時期,多虧了這位理財大家在幕後支持。

見皇帝說道:“嚴愛卿,你掌管戶部。去年國庫歲入多少,可受泯南新政之惠?”

嚴鏡銘拱手道:“回皇上,國庫去年歲入一億五千萬兩,比曆年最高歲入幾乎高出一倍!其中增稅大半,都是來自泯南,喬大人和她的同僚功不可沒。”

“什麼?”

“這麼多……”

不少朝臣聽了,都是心中駭然,看著喬銀的背影似乎更高大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