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銀有些驚詫的打量了這位小王爺一眼。
完顏康正色道:“當然,此構想雖然誕生於四十年前,但在大戎一直廣為流傳。如若太子殿下未遭變故,可能淮水如今已然水源充裕了。”
他們說的“水調歌頭”,並不是詞牌。歌頭是漢衝西麵的一個古鎮,相傳有位清官被斬於此地,所以當地人稱其為“割頭鎮”。
後來朝庭覺得不雅,遂改名為“歌頭鎮”。
每逢盛夏,歌頭鎮都會暴雨傾盆,降水量最高能達數十尺。百姓說這是老天爺在為那位屈死的清官流淚。
不過據洋務衙門觀測的氣象報告,這是因為東南季風深川渝盆地後,卻被大擎山脈阻隔不能繼續北上,由地形原因形成的“雨極”。
大肅白浪江的上遊,就經過了這段“雨極”。因此每年夏天,出川後的江水經常暴漲,中下遊常年遭災,抗洪搶險也是朝庭最為頭疼的事情。
而月牙海以北的中原,則是常年水量不足。除沿海北岸地區較為溫潤,能種植水稻,淮水以北隻能播種小麥;口外地區更是隻能遊牧。
李恩太子在世時,就曾與大戎皇帝商議過調水事宜。大肅將歌頭鎮改建為水庫,然後將白浪江上遊向北引流至淮水,如此南北均衡,兩國皆受益。
但大戎世宗不久病逝,李恩太子也被廢。如此這項工程過了四十年,沒人再去提。
這位顏郡王如今又提起此事,必然是受到皇帝差遣,明顯也是這次會晤的目的。
“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我們得回去稟告皇上定奪。”
喬銀對這項工程自然是非常支持。在他的觀念中,中原百姓也是大肅子民,為百姓造福天經地義,隻是他現在不能做這個主。
完顏康說道:“希望大人如實向貴國皇帝稟報,我大戎此番調水絕無他意!隻因收複西疆後,才知道水是如此寶貴,簡直堪比黃金。”
“是啊!我雖沒去過西疆,但也聽說過那裡黃沙漫漫,一片荒涼。”
喬銀不由得感慨,“大戎要開發西疆,恐怕也是準備調水過去吧?否則中原不會如此吃緊。”
完顏康點點頭。
用手撫著船舷,喬銀不由得想到了什麼:“對了,貴國能否把真火炎龍的陣法拿出來交流?”
完顏康不明白他為何要這樣問?但他明顯感覺到喬銀並非是要貪圖什麼,隻是說道:“這個,也要向我們朝庭稟報才行。不知大人所為何事?”
“當然還是水!”
喬銀抬起胳膊,向著西麵指了過去。
“據說,十二萬九千六百人的信仰,就能鑄造一頭真火炎龍吧?如果是這樣,我們讓兩岸百姓造它個千百條,沉入水中,把海水蒸發出來!在這個季節東南風吹向北方,至少能增加三到五寸的降水!”
“……!”
完顏康聽了這個大膽的想法,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後卻又笑了出來。
“哈哈哈哈,這個恐怕不行。”
“為什麼?”
喬銀問了一句,“還是因為法陣不能泄露嗎?”
“這隻是一方麵。”
完顏康並沒有介意,而且還耐心的解釋了一下。
“信徒香火之所以能造就真火炎龍,那是因為信仰必須絕對的虔誠!如今這個時代,民智已開,很難再大範圍傳道了。況且,一條真火炎龍才有多大?百餘丈,對人來說的確是龐然大物,但對海來說還不足一裡,這月牙海有多長,需要多少炎龍才能連滿?”
他這樣說,明顯是有過一定治民經驗,知道測算計量。
喬銀聽了,便再次想了想,然後問道:“如果沒有虔誠的信仰,就一定凝聚不出真火炎龍嗎?”
完顏康也不再隱瞞:“當然,沒有虔誠的信仰,香火隻能可以凝聚出‘香火之雲’!這種雲不能幻化成龍保護信徒,就是比較溫暖的火燒雲罷了。”
“這不就行了!”喬銀頓時大喜!
“那我們隻用在月牙海中凝聚出成千上百的‘香火之雲’,這不就足夠了嗎?其實海水蒸發,並非要沸騰,隻要海麵溫度略高於風,就能很快完成這個過程!而且東南季風經過南方大地後,已經趨近於陸地風了,如此經過月牙海,必然能帶走相當多的水汽。”
“哦,還有這種說法?”
完顏康發現,他對喬銀的認識當真還不夠,“這些就是貴國洋務衙門研究的成果吧?”
“哈哈,這隻是小一部分。”
喬銀毫無藏私的意思,並且耐心解釋了飽和水汽壓和蒸發之間的聯係。
既然不能愚昧百姓,不如直接修造法壇,告訴他們這就是降雨用的。把香火之雲凝聚出來後,就放進海底的溝壑中,提升水溫。
“如果這個事業能夠辦好,月牙海北岸四省應該都能成為溫潤地區!若是再把白浪江的水引入淮水,那半個中原都能緩解旱情。”
“大人真是想得周到。”
完顏康看著喬銀,甚至都忘了他是大肅人。喬銀麵對中原百姓,當真是不分國家民族,這一點完顏康自認為還做不到,甚至大戎皇帝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