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府建牙(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281 字 22天前

嗖!

銀京,閱馬場。皇帝拉開鐵木烏骨弓,一箭射中四百步開外的靶心。

“哈哈,喬愛卿!朕的修為可算穩定下來了。”

結束了練武,皇帝將弓拋到了許德全手上,滿臉笑意,開心得像個孩子。

站在一邊的喬銀連忙道賀:“皇上武道步入先天,今後必然一帆風順!成就宗師武聖,延年益壽,水到渠成!吾皇光大國運,造福萬民,大肅幸甚,社稷幸甚,微臣喬銀也幸甚!……”

看著他的德性,許德全都忍不住想要作嘔。

“哈哈哈哈……”

皇帝卻非常之受用,笑得更開心了。

隨後他突然說道:“小銀,朕可沒白受你的好處啊?也是說到做到了!”

“啊?”

喬銀正拍馬屁,一時沒會過神。

“啊什麼啊,你忘啦?”

皇帝拍了拍他的胳膊。

“當初朕說過要封你個王爺,還是有封地的那種!可惜朝綱難違。不過這個貝勒也不小了,而且給了你兩個省,你可彆辜負朕的一番苦心。”

“臣定然不敢辜負皇恩,推行新政,再創輝煌!”

喬銀連忙跪下叩頭謝恩,皇帝也欣然受了他幾拜,然後讓許德全將他扶了起來。

原來宜親王回京之後,皇帝就整頓洋務發出聖旨。

他首先將瑚州立省,周近升任瑚州巡撫,寧衛升任泯瑚總督,江沱升任泯南巡撫。

然後,泯北與粵東拱衛聖地,設泯粵總督一員。

這正是按喬銀的構想,為二省並入泯南新政體係開始做鋪墊。而喬銀的身份和爵位,在泯南屬於統而不治的地位,正符合現有的行政體係。

“喬愛卿?”

“臣在。”

皇帝說道:“北方大戎想從白浪江調水,朕覺得這個構想值得一試!若做成了,我大肅就控製了北方的水源,隻是要做起來怕是有點麻煩。”

喬銀說道:“皇上,要在歌頭鎮修建水庫,要做的事不過兩件:一是將當地居民遷徒出來,二是修建大堤!那歌頭鎮是天然的山穀盆地,圍起來就是人工大湖。”

皇帝微微點了下頭,這個工程是太子當初提出來的,喬銀知道其中關節很正常。

歌頭穀方圓數百裡,地處白浪江上遊。如果能造堤成湖,對下遊就能控製水量,減澇防洪;遇到旱情又能開閘放水,對大肅本身也是極有用處的。

而在穀地北方,還有一條乾涸的古道,可以直通淮水。

上古聖皇北伐,就是有這條古道運送輜重。後來關衝發生了一場地震,古道乾涸,北伐就沒有再成功過。

如今隻要蓄水足夠,就能引江入淮,造福中原人民,這是為天下人謀福,也是人皇應做之事。

喬銀知道皇帝肯定會同意,不然他的氣質也不會構建出“人皇旗”。

果然,皇帝隻是問道:“當年太子想做這項工程,歌頭鎮人口還不足五萬!如今過去四十年,那裡的人口已逾二十萬,這些人如何安置?”

喬銀說道:“送去瑚州,或者海外領地皆可!我們先派一批乾部,把當地人組織起來就行。”

皇帝又問道:“如此,堤壩能保證修建起來嗎?當年太子沒有急於動工,也是出於工程水平還有待考量。”

“能。”

喬銀回答得很自信,從袖中取出一張圖紙,交給身邊的許德全。許德全再呈到皇帝手上,然後打開來看。

打開圖紙,皇帝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圖明顯是專門的土木工匠所繪,工整明晰,哪怕他這個不懂工程的人看了也覺得賞心悅目。

“這是堤?朕剛看的時候,還以為是石拱橋呢!”

喬銀笑道:“皇上果然精通萬法,其實堤就是橋,橋就是堤!前朝‘趙氏橋’屹立數百年不倒,正是因為石拱結構最為堅固,所以築堤就相當於讓石拱躺下來,這樣再大的水也難將之衝垮。”

“不錯!”

皇帝被喬銀拍得很舒服,流露出愜意的笑容。

之後又問道:“對了,這圖怎麼是藍色的?而且看起來像是拓本,有什麼說道嗎?”

喬銀拱手道:“回皇上,這是衙門剛做出來的繪圖紙,專門做工程用的……”

說著,他又大致講解了一下曬圖的原理。

皇帝聽得半懂不懂,不過也為洋務如今的發展感到驚喜。隻是可惜,洋務總署在泯南,他身在京城,唯一能享受到的便捷就隻有迅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